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70个字。
变色龙
南京市营防中学   史长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变色龙”的表面意思和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情感目标: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他的短篇小说,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恶社会,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抨击反动统治,批判黑暗的现实。 
三、背景简介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四、朗读课文,理清情节
1、积累词语
2、自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小说讲述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的故事。
3、根据本文的情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5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广场巡逻时发现了一桩案子——“狗咬人’案件。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6—27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这是案件的发展和高潮。 
第28、29段:案件处理结果:小狗被人带走,受伤者反遭到恐吓。这是故事的结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