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8630字。

  九年级期中学情调研
  语 文 试 题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为川者决之使导,      ▲      。(《国语•周语上》) 
  (2)      ▲      ,君子好逑。(《关雎》)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国不以山溪之险,    ▲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4)黄河远上白云间,      ▲      。(王之涣《凉州词》
  (5)⑼日出而林霏开,      ▲      。(欧阳修《醉翁亭记》)
  (6)衣带渐宽终不悔,      ▲      。(柳永《凤栖梧》)
  (7)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里和郦道元的《三峡》中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      。
  (8)晏殊的《浣溪沙》中以浑然天成的对偶表达对年华流逝感叹的句子是:    ▲    ,
  ▲    。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一切生活皆语文”,春日róng róng(    ),    ▲     ;夏日炎炎,语文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绚(    )丽;秋日高远,语文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的豪情;冬日浪漫,语文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高洁。语文就在你身边,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妖饶的装扮,它是那种“小桥流水”的静谧,是那种“大江东去”的浩荡……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的风铃敲开了我们的心扉,让我们一起去踏寻语文的足迹吧!
  (1)给加点字注意,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róng róng(    )  绚(    )丽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3)模仿文中划线句,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2分)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开学典礼上,校长言简意赅,花了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给全校同学上了生动的一课。
  B.茫茫人海中,能够与一个人萍水相逢,即使随即又分道扬镳,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C.捧着精致的贝壳,我不禁暗暗赞叹:这小生命曾有过一颗怎样的晶莹剔透的心啊!
  D.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灾区四个月来的巨大变化还是让我记忆犹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情感丰富细腻,人物性格鲜明,且叙述方式比较自由。
  B.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C.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着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D.我县“6•23”救灾行动,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
  ②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
  ③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④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
  ⑤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A.④③⑤①②  B.③④②①⑤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②⑤③
  6.名著阅读。(6分)
  (1)《格列佛游记》中,飞岛国拉格多科学园的教授们为了取消语言中所有词汇,想出了
  ▲      的“补救方法”来改进语言,但是遭到妇女、俗人和文盲们等反对,因为他们要求有      ▲      的权利。(2分)
  (2)简述格列佛离开慧骃国的原因。(2分)
  ▲                                     
  (3)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历史巨变,如春潮涌动在陕北黄土高原上。这一切深深地激动着作家      ▲      。他决定为这一方苦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为这一群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们,为这一个壮丽辉煌的时代,写一篇史诗般的巨著。这就是《平凡的世界》。而   ▲   就是这一群人中的一个代表。(2分)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7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