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20个字。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红星照耀中国》导读教学设计
主要内容: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为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以读序言、读目录为切入点,充分了解序言目录的内容,探究作品的社会背景,探究“红星照耀中国”这一历史预言的产生经过,初步感知作品,激发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并制定读书计划。
学情分析:《红星照耀中国》是经典的新闻作品,纪实性强,涉及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分析,由于缺乏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学生阅读时容易因为混乱产生畏难情绪。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读书的思路和重点。八年级学生的中国历史课恰好学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两章,对作品相关时代背景有一定了解。但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学生,普遍对这一历史时期缺乏感性认识,对革命领袖革命军民印象模糊、情感疏离(与那些明星相比),教师需要用一些新鲜时尚的元素,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序言,明确“红星照耀中国”这一历史预言产生的社会背景;
2.通过读目录,查找作者采访的人物,探询预言产生的经过;
3.通过自由阅读,初步感知作品中的人物特点,激发进一步阅读探究的兴趣;
4.通过“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这一主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本书。
【重点难点】
1、通过“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这一主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本书。
2、自由阅读,初步感知作品中的人物特点,激发兴趣。
【教学手段】讲讲故事、说说历史、读读序言、考考内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今天咱们要读的这本书,原名叫《西行漫记》,就是一个预言。一个八十年前做出的关于中国未来的大胆预言。
一、解题
【屏显】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经典的新闻纪实作品。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书名给出的答案,在当时无疑是惊世骇俗的预言。所以第一个中译本发行时,改用《西行漫记》作为掩护。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预言?
要解开这个疑问,咱们有一个快捷的办法——先读这部书的序言。
二、问苍茫大地——明确预言产生的社会背景
1.方法指导
【屏显】
读序言,可以了解内容概要、写作缘由和过程,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
下面,我们通过读序言,跟随作者的脚步,踏上八十年前的红色之旅,去追问中国这片苍茫土地的未知命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