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540个字。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备课素材:木兰的前世今生
木兰辞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孃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孃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孃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孃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注释]
唧[jī]
1. (形声。从口,即声。本义:象声词。唧唧:杂乱细碎的声音;秋虫鸣声) 同本义。
如:蟋蟀在草丛中唧唧地叫;唧唧哝哝(唧唧咕咕,唧唧啾啾。小声唠叨)
〈动〉
1. 突然有力的喷射出。
如:血从伤口中唧出
2. 吸水上喷。
如:唧了我一身水
3. 《木兰辞》形容叹息声。用作“唧唧”。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
杼[zhù](音住):织布机上的筘,古代亦指梭:机~(a.指织布机,如“不闻~~声,惟闻女叹息”。
木兰当户织:当,对着。
惟闻女叹息:惟,只。
愿为市鞍马:市,买。
鞯[jiān](音间):衬托马鞍的垫子或垫马鞍的东西。
辔[pèi](音配):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孃[niáng](音娘):同娘。
军书十二卷: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情形相同。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戎机,军机、军事。度,过。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北方。金柝[tuò](音拓),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出郭相扶将:郭,外城。
姊[zǐ](音子):姐姐。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策勋,记功。转,次的意思。强,有余
愿驰千里足:千里足,指千里马。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著我旧时裳:著,穿。裳[cháng](音长),(1)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2)〔~~〕光明。(3)[shang](商)〔衣~〕衣服。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扑朔,爬搔。迷离,眯着眼。傍地,贴着地面。走,跑。
[作品简介]
花木兰(古代民族女英雄)(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首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一、北朝民歌的分类和产生的时代:
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此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也有一小部分。今存70首左右。大多是北魏、北齐、北周时期的作品,多是少数民族的创作,传入南朝,被南朝保存了下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