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340字。

  河南省信阳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淳朴 / 朴刀    阔绰 / 丰姿绰约     千乘之国 / 可乘之机
  B、徜徉 / 佯装    怄气 / 呕心沥血     强聒不舍 / 恬不知耻
  C、亲家 / 亲昵    省却 / 晨昏定省     夙兴夜寐 / 即物起兴
  D、拮据 / 倨傲    腼腆 / 缅怀先烈     苦心孤诣 / 亦庄亦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商酌  必须品  轻而一举   面面相觑
  B、亵读  发牢骚  恃才放旷   起承转合
  C、糟蹋  渡难关  庖丁解牛   金榜提名
  D、抑或  催泪弹  墨守成规   以身作则
  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①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含有大量甲醛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陆地上的冻土带和大洋海底。在高温低压的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②                         ,所以俗称“可燃冰”。如果把甲醛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4、 古诗文默写。(共8分)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诸葛亮《出师表》)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和残酷的句子是“                    ,                        。”
  (4)诗言志。 《关雎》一诗中用“          ,           ”来统领全诗,表达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和追求; 《观刈麦》一诗中用“          ,          ”来收束全诗,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愧疚。                             5、名著阅读。从(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
  (一)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一文中写道:儿童对同一人物的想象,可以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如:三藏一行来到火焰山,孙行者买了一块热糕,托在手上,好像拿着火盆里的灼炭、煤炉里的红钉,烫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此处孙行者如此怕烫,可是小说中也有多处写他不惧灼热的情节,请举两例。
  (二)《水浒》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举两个例子,简要分析其中人物是如何体现“知恩图报”的性格特点的。
  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   5月10日,周口市女企业家协会组织会员买了四大名著、芭比娃娃等,满足留守儿童的“微心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