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7800字。
2006年江苏南通部分重点中学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卷至第  页至第  页,第 卷第  页至第  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A.通缉    齑粉   稽查   畸形
B.尽量    进货   劲旅   觐见
C.俳句    编排   徘徊   曲牌
D.契约    器乐   抛弃   小憩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欠收    以飨读者    蹉跎    真知灼见
    B.殴打    相形见拙    必竟   亭亭玉立
    C.寒喧    功亏一溃    伎俩    招之即来
    D.谴责    扬扬洒洒    决窍    循私舞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他所著的__________新颖的《物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幅有意义的曲线图。
    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③为应对加人WTO的冲击,红星厂迅速调整了产业结构,提高生产_________,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A.题材  逐步  效益     B.体裁  逐步  效益
    C.体裁  逐渐  效率     D.题材  逐渐  效率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不能用句后括号中的熟语替换的一项是
A.情况十分紧急,险情就是命令,李刚当机立断,顾不上向连部请假,就跳进了汹涌的江水里。(不管三七二十一)
B.两个单位有点矛盾,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总这么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的,对那方都没有好处。(针尖对麦芒) 
    C.办事情要有个轻重缓急,有的事虽然是好事,但是时机不对,只凭一厢情愿,即使办成了,也会招来不少意见。(剃头挑子一头热) 
 D.张主任本以为问题不大,调解一下问题就解决了,谁知道他们两个各执一词,怎么也谈不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激励国足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经过全体职工激烈的讨论,最后决定一次性悬赏100万。
B.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C.部分市县政协委员认真座谈了李瑞环同志的讲话,认为这个讲话是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统战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D.市委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制止了群众揭发的少数单位违反财务制度、请客送礼的错误做法。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知道了。
    B.列宁曾经指出:《反杜林论》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C.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D.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铁中杂有其它金属……等等。
     二、(l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言,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是没有语言的,至于文字,那就不同了。文字是在人类的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出现的,一般是在具有国家的雏形的时候。
文字起源于图画。最初是整幅画,这种画虽然可以有表意的作用,可是往往意思含糊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