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22份打包缺1份 Word版含解析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1 我的母亲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10 菱角的喜剧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11 渐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12 鱼 书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13 说不尽的狗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14 阿房宫赋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15 赤壁赋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16 项脊轩志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17 与妻书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19 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2 冰心巴金这个人……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3 论握手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4 毛泽东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6 外国诗歌四首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7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8 歌词四首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9 议论散文两篇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第二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第三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第四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粤教版必修2训练:第一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9分,每小题3分)
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也称为未明言知识。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表明了隐性知识的存在。
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波兰尼绝不只限于承认隐性知识的存在,他更主张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
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野中郁次郎与波兰尼的观点也有差异。有学者说,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则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1.下列对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以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例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
B.隐性知识并不是什么神秘经验,但要想充分地言说它,也是很不容易的。
C.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掌握它的目的在于领会与重组经验。
D.隐性知识包含个体内在携带的概念、形象、价值体系等,以及帮助个体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
答案C
解析根据第2段的最后一句“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可知,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的“理解力”就是“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题干中将“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变成了掌握隐性知识的目的,属于无中生有。
2.下列对野中郁次郎关于隐性知识的表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野中郁次郎借用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但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
B.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
C.隐性知识主要是长期积累的主观知识,因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D.个人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隐喻、直觉及思维模式,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
答案D
解析A项,野中郁次郎“没有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学说”文中无据;B项,隐性知识“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错,原文是“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C项,强加因果。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显性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
B.波兰尼强调隐性知识是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而野中郁次郎则强调隐性知识高度个人化和难于表达的一面。
C.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依据本文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应为“波兰尼”“野中郁次郎”“隐性知识”。
答案C
解析C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错,原文为“有学者说,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则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二、古诗文阅读(2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19分)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祖父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建武初,至成武令。安少传良学。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
……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基础演练(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协作/提携 歼灭/忏悔 畜牧/牲畜
B.豁免/庆贺 膝盖/油漆 载重/载体
C.胆怯/商榷 扮演/搅拌 反省/节省
D.储存/贮藏 阻挠/妖娆 传记/传奇
答案D
解析A项,xié,jiān/chàn,xù/chù;B项,huò/hè,xī/qī,zài;C项,qiè/què,bàn,xǐng/shěng;D项,chǔ/zhù,náo/ráo,zhuàn/chuá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 ,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2)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 ,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3)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 ,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C.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答案B
解析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1)说的是防范火灾,属于“患”的范畴,所以应该使用“防患未然”;(2)“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属于提前作准备,不属于“防”,应该使用“未雨绸缪”;(3)“细小的苗头”对应“防微杜渐”中的“微”和“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
B.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
C.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D.因为有了幽默感,他们更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即便表达了反对意见,别人也不会反感。
答案D
解析A项,“国内需求”与“重要市场”搭配不当,可改为“旺盛的需求使得国内正在成为……市场”,另外“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并列不当,因为基础能源包括石油、铁矿石。B项,“愈发”与“弥”语义重复。C项,成分残缺,“对外国人”改为“对外国人来说”。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2 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 。 ,它是茶叶
……
课时训练1 我的母亲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私塾/天堑 书籍/狼藉 撑持/擎天
B.刮痧/沙尘 剃头/孝悌 便利/便当
C.脾气/卑贱 敷衍/延期 殷勤/殷红
D.耽误/眈眈 凄惨/凶残 就寝/沉浸
答案C
解析A项,shú/qiàn,jí,chēng/qíng;B项,shā,tì,biàn;C项,pí/bēi,yǎn/yán,yīn/yān;D项,dān,cǎn/cán,qǐn/jì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 ,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2)对于什么是企业人才,与会者 ,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来企业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三大条件。
(3)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 ,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B.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C.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答案B
解析“各执一词”,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不肯相让。“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句(1)横线后有“互不相让”,应选用“各执一词”。句(2)旨在说明与会者的讨论,应用“各抒己见”。句(3)强调感受不同,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故用“莫衷一是”。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节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节约钱财,更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资源,以保护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B.美国一本杂志《野性大地》,摄影质量令人惊异,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
C.肖复兴评说电视连续剧《蜗居》揭示出了“房子对于一代人情感价值系统无情有恨的摧毁”,它从一般平民的视角,平实而亲切的叙述方式,试图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气质。
D.网络的出现和日益普及,丰富并开拓了阅读的空间和形式,使传统阅读生活受到了冲击与挑战。
答案A
解析B项中缺少主语,应删去“打开”;C项中介词“从”与其后面“叙述方式”不搭配,应在“平实”前加“以”;D项中搭配不当,“丰富”和“空间”、“开拓”和“形式”不搭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出现海外汉语热的同时,中国的英语热也在持续升温, 。
①心态平和而充满文化对话的渴望
②中国的英语热则来自教育制度和强烈的西化
……
课时训练19 兰亭集序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修禊/楔子 急湍/攒动 游目骋怀/东施效颦
B.癸丑/葵花 会稽/稽首 流觞曲水/浩浩汤汤
C.彭殇/荡漾 虚诞/涎水 惠风和畅/和颜悦色
D.嗟悼/搓洗 御风/驾驭 放浪形骸/骇人听闻
答案A
解析A项,xì/xiē,tuān/cuán,chěng/pín;B项,guǐ/kuí,jī/qǐ,shāng;C项,shāng/dàng,dàn/xián,hé;D项,jiē/cuō,yù,hái/hài。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次:水边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交往
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悟:理解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答案C
解析“悟”,通“晤”,面对面地交谈。
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当其欣于所遇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答案A
解析A项中“贤”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其余均为意动用法。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④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⑤俯察品类之盛
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⑦或取诸怀抱
⑧放浪形骸之外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
⑩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A.①③⑤⑦⑧/②④⑥⑨⑩
B.①③④⑧⑩/②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⑩/②⑥⑦⑧⑨
D.①②⑦⑨⑩/③④⑤⑥⑧
答案B
解析②指曲水边。⑤此指万物。⑥夫,句首发语词;人,人们。⑦抱负、志向。⑨这次集会的诗文。其余各句古今同义。
5.从句式的角度考虑,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当其欣于所遇 B.不能喻之于怀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引以为流觞曲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