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5道题,约7980个字。

  新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1.全卷共五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分两部分:试题卷和答题卷。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答案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水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3.请注意答题卷面的整洁、规范与美观。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列句子,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1)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2)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ǎo)无消息了。
  (3)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sè)的行旅。
  (4)这些石刻的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2.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后改正在括号里。(2分)
  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不能无动于忠,我们必将坻砺前行。
  ()改为()
  ()改为()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
  A.呼和浩特市每年四月十五日的大型招聘会现场,来找工作的人员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B.在当地人心目中,李大夫是一位医德高尚、妙手偶得的好医生。
  C.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D.曹雪芹殚精竭虑,历时多年,终于写出了不朽的文学名著——《红楼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茅盾的《白杨礼赞》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借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
  B.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
  C.《三峡》作者郦道元,北宋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著作。
  D.新闻按照体裁可以分为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有时可以根据文章主要的表达方式,进行判断,比如《“飞天”凌空》全篇以记叙为主,则归入通讯类新闻。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马、鹿、野骆驼、鹅喉羚、鹭鸶等百余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
  ②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
  ③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④林中还伴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
  ⑤养育着南疆750余万各民族儿女
  ⑥营造了一个个绿洲
  A.①②④③⑤⑥
  B.②①④⑥⑤③
  C. ②①④③⑥⑤
  D. ①②④⑥③⑤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超脱于现实之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望”中所见沦陷了的长安的悲惨景象。
  (3)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4)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二、综合性学习(共8分)
  8.我校将开展“猜成语,读名著,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1)~(3)题。
  【新闻标题我来想】
  (1)请为下面一则新闻写一个标题(25字以内)。(3分)
  2017年12月11日,注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当天下午,在新城区首届初中学生成语听写大赛的决赛现场,胜利中学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大赛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名,为胜利中学的本次参赛历程画上圆满的句号。所有的鲜花与掌声,都将送给我们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胜利中学代表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