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4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广东省东莞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5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仝卷最后
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一、基础(2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
(1)子夏曰:“囗囗囗囗囗. 囗囗囗囗囗,仁在其中矣”。(《论语》)(2分)
(2) 囗囗囗囗囗囗囗,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1分)
(3)水何澹澹, 囗囗囗囗。(曹操《观沧海》)(1分)
(4)王湾的《饮北固山下》中“囗囗囗囗囗. 囗囗囗囗囗”这一联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
时令之中,蕴含着自然的理趣,读之给人以乐观、积极的鼓舞力量。(2分)
(5)把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默写完整。(2分)
囗囗囗囗囗囗囗, 囗囗囗囗囗囗囗。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 pán shān ( )地走过来。
(2)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tān tā ( )了。
(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 )。
(4)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ā tuán jǐn cù( ),美不胜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上,小建和小平产生了分歧,两人话不投机,几乎吵起来。
B.接到小学母校的邀请,我们荣幸地莅临母校参加校庆活动。
C.最后等“可可”克服了心理障碍时,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
D.“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的习俗很多,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的无限生活的向往。
B.同学们最后一天的训练是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直谛。
D.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能否严格执法。
5.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做人要像山一样,不求高大巍峨,但求端庄挺立;做人要像水一样,不求波澜壮阔,但求
清澈明净;,,;,
,。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6至18题。
(一) 课内文言文(7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非宁静无以致远( ) (2)淫慢则不能励精(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
B.第二句明确“淡泊”与“明志”“成才”的关系,指出“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
C.本文把“静”与“俭”形成对比,指出“淫慢”与“险躁”,是求学与修身之所忌。
D.文章的主旨是劝勉几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