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题,约10940字。
2017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 满分 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青春岁月,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它有péng bó的朝气,充沛的精力,引导人们去寻求,去思考。它能让人产生探索的欲望。人生,常常在这时期回荡着cuǐ càn的光彩,创造出惊人的业绩。青春,是人生旅程中最绚丽多彩的时光。它可以是殷红的,热情似火。它可以是碧绿的,生机勃勃;它可以是金黄的,绚丽辉煌; 。
青春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愿我们用汗水打造理想的殿堂,用岁月承载曾经的梦想,再将他们打磨,雕刻成最美丽的模样。让我们在多年之后回忆起青春,能够笑着流泪,说,我不曾后悔。
1. 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注音。(2分)
péng bó ( ) cuǐ càn ( ) 模样( ) 殷红( )
3.第一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只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4.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把文中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5. 第一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6. 选出下面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2分)
A. 散文《〈长征〉节选》的几个场景,通过特写表现长征中那些默默为祖国而牺牲的战士们及胜利后的喜悦心情。
B. 《最后一课》这篇小说,透过一个厌学孩子的眼光,给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德国人民的爱国情怀。
C. 邹韬奋笔下的《我的母亲》是那么的亲切,读后定会让人思绪良久,不禁想起自己的老母亲。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
7. 名句填空。(10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七律 长征》
(2)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春望》中写诗人忧国思家,心情沉重,以致华发稀疏的句子是: , 。
(6)《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大义凛然,以死明志,号召人们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诗句是: , 。
(7)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诗歌赏析(4分)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