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习题(打包5套)(新版)新人教版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曹刿论战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8012626.doc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邹忌讽齐王纳谏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8012627.doc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愚公移山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8012628.doc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诗经两首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8012629.doc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0126210.doc
21 曹刿论战
01 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又何间焉(jiàn) 肉食者鄙(bǐ)
小惠未徧(biàn) 牺牲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下视其辄(zhé)
遂逐齐师(suì) 望其旗靡(mǐ)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曹刿请见(拜见,谒见 )
(2)弗敢专也 (个人专有)
(3)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
(4)弗敢加也(虚报)
(5)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6)望其旗靡(倒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公将战,曹刿请见 D.可以一战
(解析:A项“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了正义的事业而献出生命;B项“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C项“将”古今义都是“将要”;D项“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4.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
(3)“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两句表现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结局证明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4) 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5.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自古知兵非好战”的深刻思想,先贤读兵论战并不崇尚单纯以武力制胜。古代兵家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正义之师可以得到民众支持,常常会“不战而屈人之兵”。
材料二:
探究结果:示例: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人民愿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
6.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某校九年级(1)班将开展一次以“反省战争,珍爱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小华同学参加了本项活动,搜集了一些表现反战主题的古诗词名句,请选一则加以赏析。
①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22 愚公移山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万仞(rèn) 惩(chéng) 无穷匮(kuì)
荷担者(hè) 孀妻(shuāng) 始龀 (chèn)
箕畚 (běn) 魁(kuí)父 陇 (lǒng)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杂然相许(赞同) (2)惩山北之塞(苦于)
(3) 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 (4)何苦而不平(愁)
(5)寒暑易节(交换) (6)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
(7)固不可彻(通) (8)虽我之死(即使)
3. 解释下列通假字。
①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②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④一厝朔东 “厝”通“措”,放置。
⑤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地。
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以残年余力(凭,靠)
(1)
河曲智叟亡以应(用来)
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2)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
年且九十(将近)
(3)
且焉置土石(况且)
以君之力(结构助词,的)
(4)
虽我之死(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其妻献疑曰(代指愚公)
(5)
其如土石何(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
面山而居(表修饰)
(6)
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可是)
5.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寓言,出自《列子》,这则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4)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而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
……
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衣冠/冠军 渴望/彼竭我盈 又何间焉/间不容发
B.玉帛/锦缎 拭干/登轼而望 弗敢专也/春风拂面
C.荷担/荷花 昳丽/秩序井然 朝服衣冠/朝三暮四
D.驰骋/松弛 清澈/下视其辙 小信未孚/人浮于事
(解析:A.guān/guàn,kě/jié,jiàn/jiān;B.bó/jǐn,shì/shì,fú/fú;C.hè/hé,yì/zhì,zhāo/zhāo;D.chí/chí,chè/zhé,fú/fú。)
2. 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2分)
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能谤讥于市朝
(解析:A项“徧”通“遍”;B项“反”通“返”;C项“亡”通“无”。)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节俭有助于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节俭也是一个人事业有成、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 。 。 。 。
①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离不开节俭
③当前,党中央向全国人民提出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张
④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与人无求,于己无愧,不为物欲所羁绊,就可以把人的整个身心投入到追求的事业中去
⑤反之,穷奢极欲、挥金如土的生活永远不会产生崇高的理想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A. ②③①④⑤ B.①④⑤③② C.③②④⑤① D. ①③②④⑤
4.古诗文默写。(8分)
(1)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
(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3)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两句就是佐证。
(4)春暖花开,惹人怜爱。春天,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是美好的。但如果你所处的年代和心境不同,感受也会不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就表达了诗人看见山河破碎后的忧伤之情;“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