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6180字。

  唐山市路北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7. 11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生号, 并用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涂改液。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要折叠答题卡。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5题  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1)其中似乎què záo(         )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ào mì(      )了。(《再塑生命的人》)
  (3)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济南的冬天》)
  (4)撒盐空中差(      )可拟。(《咏雪》)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5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通有此奇》)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色年》)
  (4) 《天净沙•秋思》 中作者用温馨的生活之景来衬托自己的羁旅思乡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行驶的小船,也行到绿水前面去了。
  B.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 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 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 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 “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
  4.“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 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___(篇名)表现了作者当时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4分)
  5.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写一段树叶与阳光的对话。(4分)
  早晨,材叶与阳光亲密地谈话
  (1)(排比)树叶(感激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阳光(谦逊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6-17题  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合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3分)
  (1)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_________________
  (2)三十而立                立:_________________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