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另有教案和视频素材。
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通津铺中学 熊庭婷
教学目标:1.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
2.掌握进行动作描写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进行动作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电影,主题说话
观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一个片段,请你以“父爱”为主题,描述片中父亲奔跑着去见儿子这一场景。
请你评价谁说得最好?好在哪里?那说得不够好的同学,不足之处在哪里?
明确:好的动作描写可以让人物形象更生动,突出文章主题。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因此,我们要根据写作目的,把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致描写,使文章妙笔生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物描写里面的动作描写。
二、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
如何进行动作描写呢?(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说说。
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如果你乘火车去外地旅游,准备上火车了,突然感觉有点渴,正好轨道对面的月台上有橘子卖,你怎样到达月台呢?说说你去买橘子的动作。(出示照片 )
生说
评价他用词很准确,很符合他自己的实际情况。
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说的是朱自清的父亲为他买橘子。同学们,你们要重点看什么呢?
生:动作
播放《背影》视频
从影片中看到这是一位腿脚不便的老父亲形象。作者是这样描述这一场景的。
出示片段: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
齐读一遍,找动词,请学生这些动词的好处?(你观察仔细,善于结合实际情况)。
适时补充: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暗示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明确:我们从作者选用的"探"、"攀"、"缩"、"倾"这几个动词中,看到一位年老体胖、行动不便的父亲过铁道、爬月台时的艰难,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选词的准确。这就是我们进行动作描写的第一个方法——选用准确的动词描写。【结合情景,选择恰当的动词,把人物的典型性动作,特征性行为写生动】(出示灯片)
很不错,你们拿到了动作描写的第一把钥匙,我们接着往下看寻找更多的方法。
请看片段(出示片段):
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师生合作读这段话,同时填出动词。
这个片段写的是什么?(捕鸟的过程)
怎样捕的呢?有哪些动作?“扫”、“支”、“撒”、“看”、“拉”、“罩”
作者把“捕鸟”大动作分解细化成连续的六个小动作,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生说
明确:准确生动而又极有层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