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课件+学案)
17-18版:第11课 《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pptx
17-18版:第11课 《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步步高).docx
17-18版:第12课 《长恨歌》——围炉夜话   .docx
17-18版:第12课 《长恨歌》——围炉夜话   .pptx
17-18版:高考小说阅读 第六讲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docx
17-18版:高考小说阅读 第六讲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pptx

  第11课 《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
  学习重点
  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及萧红的名言名句。
  2.读:品读课文,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及小说蕴含的社会意义。
  3.练:掌握本文中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的手法。
  4.写:运用拟人手法写一个片段。
  一、诵记名言警句
  萧红名言名句
  1.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2.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
  3.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4.晚来偏无事,坐看天边红。红照伊人处,我思伊人心,有如天边红。
  5.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二、了解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却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朴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和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东北作家群:指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陆续流亡到关内的东北籍青年作家。因为他们身受日寇侵略之苦,便满怀对侵略者的愤恨、对可爱家乡的怀念,描写东北人民的生活和他们英勇的抗日斗争。其中以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为代表性作品。
  2.相关链接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
  ……
  第六讲: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一、知识讲解
  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环境描写自然是小说重要的描写手法。小说的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和景物等,社会环境包括小说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为人物的活动和情节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手法和作用,对全面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和领悟小说的艺术之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环境描写可以对社会环境作全面的介绍,又可以对具体的生活场景作细致详尽的描绘。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①渲染故事气氛。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②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自然环境往往是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而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③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④暗示社会环境。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
  ⑤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判断其作用特别要联系上下文及其所处的位置。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社会对人来说总是个具体的存在,社会群体的活动,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民俗的、地域的、流行的等都会在人的性格和心理上产生影响。小说中社会环境的描写就是要将人物置于真实的、形成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定环境中,这个环境甚至对人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完整的社会环境描写可以充分展示历史的真实和民俗的真实,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二、方法点拨
  1.环境(景物)的特点
  常见的答题模式:(1)描写了……景象。(2)渲染了……气氛。(3)呈现出……格调。
  2.环境描写的手法
  常见的答题模式:运用了……手法,突出了(表现了)……。
  3.环境描写的作用
  常见的答题模式:(1)突出(烘托、描写、交代)了……,为……活动提供了背景,与……(情节)形成对比。(2)烘托(衬托、映衬)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3)触发……思想(情感)转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三、高考对接
  (2014•重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东坛井的陈皮匠
  何 晓
  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