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颂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当堂达标题新人教版2018012211.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版2018012212.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课件新人教版2018012213.ppt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12214.doc
6《黄河颂》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 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3.能正确流利充满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掌握一定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2.能正确流利充满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掌握一定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1.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归纳能力、想象力等各种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撒热血;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
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曾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为祖国而战斗。
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它的词作者——著名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
二、知识链接:
1.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