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上她的眼睛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带上她的眼睛学案新人教版20180122128.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带上她的眼睛当堂达标题新人教版20180122125.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带上她的眼睛教案新人教版20180122126.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带上她的眼睛课件新人教版20180122127.ppt
《带上她的眼睛》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法,概括文章内容。
2.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体会文本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3.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教学重点
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体会文本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教学难点
1.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体会文本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2.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管如何,时刻让你的眼睛探索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才是最佳选择,我们就应该时刻带好自己的眼睛用它们去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不要让它们消沉下去,失去对美好世界的探索。回眸2016,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刘慈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有关“眼睛”的文章。
二、检查预习
给加点字注音
点缀(zhuì) 漫步(màn) 迟钝(dùn) 闲暇(xiá)
凸现(tū) 拍摄(shè) 蔚蓝(wèi) 合拢(lǒnɡ)
三、整体感知
1.带上她的眼睛去干嘛?
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2.为什么要带上她的眼睛?
因为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飞船在地心出了事故,所以她被困在了地心。所以带上小女孩的眼睛最后一次领略地球表面的风光。
3.请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失事了,领航员小姑娘被困在了地心,再也无法看见地面世界,所以主任让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
四、合作探究
1.“我对眼前的景色大发感叹,但从她的眼睛中,我听到了一阵轻轻的抽泣声。”我为什么大发感叹?她为什么抽泣?
我大发感叹是因为景色半阔,沙漠已变成了草原。她抽泣是因为她被封闭在地心,常梦到草原,此刻回到梦里来了。
2.“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棵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 “种子”指什么?这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种子”指:那次旅行看到的情景对“我”精神方面的影响:我已开始感受自然界的诗意。
作用:是对前面所写的在裤脚上发现了两三棵草籽的引申,暗示了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3.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1)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