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一专题+《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doc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四专题+《兰亭集序》+.doc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一专题+《景泰蓝的制作》+.doc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一专题+《物种起源》绪论第二课时+.doc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一专题+《物种起源》绪论第一课时+.doc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第一专题+《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doc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三专题+《记念刘和珍君》+.doc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三专题+《直面困难》(节选)+.doc

  《兰亭集序》知识点巩固导学案教师稿
  教学目标:巩固文中的文言知识点。
  【文学常识】 《兰亭集序》选自《_晋书•王羲之传_》,王羲之,字_ 逸少_,_东晋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书法_家,有“_书圣_”之称,世称“_王右军_”。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     2、趣舍万殊 “趣”通“取”
  【词语释义】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山北水南    2、少长咸集   都  
  3、流觞曲水   酒杯               4、极视听之娱   尽         乐趣  
  5、信可乐也   实在              6、人之相与   结交,交往  
  7、取诸怀抱   之于               8、因寄所托   依,随着   
  9、趣舍万殊   不同               10、欣于所遇    高兴,欣喜  
  11、感慨系之   附着,随着              12、向之所欣   过去,先前 
  13、修短随化   造化,自然              1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尚且  
  15、不能喻之于怀   明白,理解          16、虽世殊世异    即使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 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况修短随化   寿命长 寿命短   死生亦大矣   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  ①映带左右 环绕 ②一觞一咏 喝酒
  4、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 使……奔驰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6、动词活用为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 耳目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    今: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 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2) 一样。例:其致一也          (3) 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三)次    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5、太上不
  ……
  徐州市王杰中学导学案4--5
  章节与课题 必修五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主备人 王瑞 审核人 张新新
  使用人 王瑞 使用日期或周次
  学习目标和任务 1、通过文本研习,进一步了解科学,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能独立阅读,认真思考、收集、分析、筛选和提取相关信息。
  3、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说明文的一些新的特点,并能够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重点难点建议 能独立阅读,认真思考、收集、分析、筛选和提取相关信息。
  能够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教学资源的使用 课文学习1课时,练习巩固1课时
  学习过程 要求或学法 教师二次备课栏
  ……
  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杨焕明,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 后为法国INSERE-CRNS马塞免疫中心博士后;1989年~1992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医 学院博士后;1992年~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后。现为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中心主 任,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定下汗马功劳。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 2003年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年度领袖人物。
  2、资料链接——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日本国国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价值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
  什么是基因组(Genome)?基因组就是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人类基因组有两层: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要揭开生命的奥秘,就需要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的存在
  ……
  《直面困难》(节选)教案
  【教学目的】
  1、品味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
  2、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
  3、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教学重点】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1、对于苦难,作者阐发了哪三个观点?
  讨论后小结:
  面对自然苦难,我们应以最真实的勇气挺立而不倒下,以此维护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
  苦难英雄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生活在世俗的旋涡中。面对苦难,最深刻的生活体验藏在日常生活的不为人知的角落。
  2、这样看来,《直面苦难》的主旨是什么?
  人在自然悲剧面前,应该坚强挺住,维护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这种坚强是战胜了软弱而挺起的坚强,但不要一味地美化苦难,它也有消极作用。
  六、为了更透彻地理解两文的哲理,请同学们用5分钟朗读刚才涉及的名句,并背诵其中的3句。
  七、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两文的观点有哪些共同之处? 2、阐述的侧重点又有什么区别?3、它们说理上各有什么特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