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8880字。

  广东省清远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的家长用于训诫、教育子弟后代的文字。它包括家诫、家规、家书、家范、家箴、家语、遗训等形式。
  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历代的名人志士、文家学者、文武大臣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弟、垂饬后代。这些家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今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有些家训收集了不少警世哲语,并将这些警世哲语加以编排、分类,读来朗朗上口,对今人也颇有警策意义。有些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家教百科全书了。
  一般来说,家训的内容包括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立志、气节、为政等几个方面,其中又以修身、处世、治家为最主要。
  封建士大夫历来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反映在家训中,就是勉子立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的内容。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极大,尤其在家书中,更是占绝大部分。其中如“志当存高远”、“有志者当勉学以就业”、“君子忧天下不忧个人”等,足可让人奋发;“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正不可不守”、“清白之家,当以家声为要”等,又足可让人守定气节,义不受辱;反映戒骄戒躁、反躬自省、节欲制怒、淡泊寡欲等思想的力诫之言也举不胜举。
  因为是“家训”,所以“治家”在其中占主要地位是可以理解的,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盛行宗法制度下的大家族,所以“治家”不仅仅是父慈子孝,耕读传家,而且包括了相当部分的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祸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其中立家以勤俭为本的思想为主,中间还夹杂安贫乐道、耕读传家、教子当早、教子当严、齐家以和、忍让兴家、教子以正等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今天应该加以弘扬的。
  已广为人知的家书,是家训的一种重要形式。家书往往随事而写,有感而发,尽管不很系统,但富有情感,词气真切。在家书中,有的直接点出了教子的主题,如西汉刘向的《诫子歆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等。
  与家诫的板起面孔的训诫相比,家书中那些妮娓道来的长者之言,更富于感染力,更能启发、教育和鼓舞下一代。如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鼓端淑的“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为者亦难矣”,左宗棠的“志患不立,尤患不坚”等,都是家书中的教育名言。这些名言,今天读来,仍使我们的心大为之震撼。
  (选自《华人时刊》,2011年第十期,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家训”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的家长用于训诫、教育子弟后代的文字。它包括家诫、家规、  家书、家范等形式。
  B. 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 家训的内容包括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立志、气节、为政等几个方面,其中又以修身、为政、治国为最主要。
  D. 家训中安贫乐道、耕读传家、教子当早、教子当严、齐家以和、忍让兴家、教子 以正等思想都是今天应该加以弘扬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到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成文的家训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可见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
  B. 有些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家教百科全书,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C. 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盛行宗法制度下的大家族,所以“治家”在“家训”中占主要地位是可以理解的。
  D. 富有情感而又词气真切的家书,比板起面孔的家诫更富于感染力,更能启发、教育和鼓舞下一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历代的名人志士、文武大臣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弟、垂饬后代。这些家训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B. “志当存高远”、“有志者当勉学以就业”、“君子忧天下不忧个人”等,体现了封建士大夫勉子立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的家训内容。
  C. “治家”中相当部分的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祸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给我们现代人留下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D. 封建士大夫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极大,尤其在家书中,更是占绝大部分。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原文‘家训’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的能力。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项,“其中又以修身、为政、治国为最主要”说法错误,原文是“以修身、处世、治家为最主要”。
  2.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考查考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分析能力。A项,“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到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成文的家训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错,原文是“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3. 试题分析:题干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C项,无中生有,“给我们现代人留下了很好的借鉴作用”文中无据。
  点睛:理解和分析类题目相对较难,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听朗诵
  孙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