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60字。

  16 给巴特勒的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赞美圆明园的精妙语句及反语的作用。(重点)
  2.学习综合运用对比、衬托等多种表现手法的写作技巧。(难点)
  3.领会作者立场鲜明、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
  【教学建议】
  建议本课分两课时,依据学情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一:第一课时自学互研知识板块一、二并交流展示;第二课时自学互研知识板块三并交流展示及完成当堂演练。方式二:第一课时进行自学互研;第二课时完成交流展示、当堂演练。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新课导入:18世纪的中国历经数代帝王的苦心营造,一座辉煌的“万园之园”展现在世人面前。但随之而来的一场浩劫使这座名园化为灰烬,仅留下几根石柱见证这段屈辱的历史。(展示圆明园残迹的照片)造成这一浩劫的是当时的英法联军。这时候,欧洲有一位伟大的文豪站出来愤怒谴责这两个国家制造的这一暴行,义正词严,大义凛然,发出了正义的呼声,举世震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雨果的这封《给巴特勒的信》。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范读,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1)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著名作家。生于法国东部贝藏松城,1814年定居巴黎。雨果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他的创作长达60年之久,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哲理论著,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2)写作小背景:
  1857年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洗劫并焚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当时率领法国远征军胜利归国红极一时的巴特勒写信给大文豪雨果,希望能被赞誉。结果雨果却在回信中毫不客气地怒斥无知匹夫毁坏了世间罕见的伟大建筑圆明园,表达了对中华文明的衷心仰慕和热情赞扬之情!
  (3)新词大本营:
  洗劫 (jié)  脂粉(zhī)  惊骇(hài)   绸缎(chóu)(duàn)
  瞥见(piē)  箱箧(qiè)  琉璃(liú)(lí)  赃物(zānɡ)
  晨曦(xī)  偷窃(qiè)
  ①富丽堂皇:宏伟美丽。
  ②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③丰功伟绩:指伟大的功绩。
  ④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⑤不可名状:没法用语言形容。
  ⑥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全部失去。
  2.作者是怎样回答对远征中国的意见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和感情?
  针对巴特勒的来信中认为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的谬论,雨果以人类的良知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人类文明的罪恶,提出了强烈的控诉,表现了雨果的正义感以及对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热爱,对人类文明的热爱。
  知识板块二 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