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60字。

  4.《灯笼》
  教学目标
  1.了解灯笼的故事,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味丰富有味的语言。
  3.体会作者思乡爱国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味丰富有味的语言。
  难点:体会作 者思乡爱国的情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媒体资源】灯笼的图片,导入新课。
  学生谈灯笼的发展历史、风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灯笼》,了解著名作家吴伯箫笔下有 关灯笼的往事。
  二 、整体感知
  【精品课件】
  1.预习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1)作者作品
  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人。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集》中。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 记》《我没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收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其数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练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2)重点字词
  ①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争讼(sòng )   斡旋(wò)   静穆(mù)    怅惘(chàng wǎng)
  锵然(qiāng)  褪色(tuì)    燎原(liáo)    熙熙然(xī)[]
  ②解释下面词语。
  焚身:焚烧身体。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恐吓:威胁人,使害怕;吓唬。
  斡旋:调解周旋。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熙熙然:指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
  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即明白一点,但是不完全。
  破落户:从原来的名门望族败落下来的人家及其子弟。
  燎原:火延烧原野,比喻气势旺 盛。
  可参考【知识总汇】
  2.初步感知
  播放【音频课文】,倾听朗读,感知全文内容。
  讲一讲作者与灯笼结缘的往事。
  参考
  ①挑着灯笼,接祖父回家。②挑着灯笼,在村里上下灯学。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跟着龙灯跑半夜。⑤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⑥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
  3.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
  形散而神不散也叫“形散神聚”,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