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20份+Word版含解析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1+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10+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11+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12+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13+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14+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15+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16+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17+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18+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19+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2+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20+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3+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4+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5+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6+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7+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8+Word版含解析.doc
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基础小题保分练9+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小题保分练1
一、语用选择小题保分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限于篇幅,本文对抗战时期我国科学家的介绍只能是挂一漏万,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在全民抗战的时代,我国科学家极力支持抗战。
②当今艺坛瓦 雷鸣、目迷五色,急功近利、哗众取宠者比比皆是;相较而言,坚守自己的风格、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者尤为稀少。
③我虽不是什么文人墨客,倒也算是莘莘学子中的一个,张了张嘴想吟诵些什么,却发觉自己的阅历有限,胸无城府。
④我市气象部门提醒市民,初春时节,气温多变,乍暖还寒,五风十雨,昼夜温差大,需及时增减衣物,以防受凉感冒。
⑤专案组到达娄底的第一天,就分头到银行调取监控录像捕风捉影,结果办案民警刚到银行门口,就碰到嫌疑人杨某取款出来。
⑥墨子曾言及孔子,然其态度颇为客观,其评价也相当中肯,如在《耕柱》篇里,他批评孔子言不及义,以含糊其辞的“远者近之,而旧者新之”乱开药方,一味敷衍。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解析:选D ①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使用正确。②瓦 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使用正确。③胸无城府:形容心胸坦率、坦白,没有什么隐藏。不合语境。④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是太平盛世的吉祥征兆。望文生义。⑤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贬义词。感情色彩失当。⑥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四大名著”不适合孩子阅读的观点自提出后,社会各界反应强烈,不少专家认为,与其限制孩子读什么书,不如教会他们如何读书。
B.基于当前世界形势和各方期待,此次在中国杭州举行的G20峰会确定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C.“文化营销”是当前的一个潮流,但企业应该注重文化与产品的和谐共处,切忌不要只顾利益,而生硬地把文化嫁接到产品中。
D.习近平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解析:选D A项,中途易辙,应把“自”提到句首;B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主题”;C项,不合逻辑,可去掉“切忌”。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您借走《古文观止》已有数月,望能璧还于我。
B.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C.获悉贵店开张,家父特备薄礼一份,敬请笑纳。
D.母校将迎来百年庆典,期待您拨冗光临。
解析:选A A项,“璧还”,敬辞,退还原物,并且表示感谢(多用于辞谢赠品)。此处语境是希望他人归还所借图书,用于此处不合适。B项,“拙作”,谦辞,用于称自己的文章;“不吝赐教”,请人指教的客气话,意思是(请对方)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对方给予指导。C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D项,“拨冗”,客套话,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
二、古诗文小题保分练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明清时,户部掌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副职为左、右侍郎。
B.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官员的制度,分为京察、
……
基础小题保分练3
一、语用选择小题保分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航展正承担起新的国家使命,从珠海航展出发,配置全球资源,更高水平的蓝天盛会也将粉墨登场。
②中国巨量的住宅库存,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恐怕将会迎来更艰难的处境,因为在中国楼市兴风作浪的热钱,也许会很快回流美国。
③山东省电力公司研究的机器人“大白”如雷贯耳,它们因多次出色完成变电站巡检中的急难险重任务,被誉为坚守电网安全的“智慧卫士”。
④学生和家长发自内心感谢老师,也是人之常情,正常表达谢意的方式,如送花、送贺卡,其实不容置喙,否则就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⑤只要我们十几亿中国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⑥相关部门应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东中西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财政经费要更多地支持薄弱地区,要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解析:选B ①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②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符合语境。③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常用为结识他人时表示恭维的客套话。此处可用“赫赫有名”。④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不合语境。⑤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符合语境。⑥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六十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现身成都夜空,市民有幸目睹了看起来比平常亮约30%左右的“超级月亮”,并纷纷用照片记录下来。
B.媒体存在双重标准的原因,除去对特朗普当选“无法相信”的偏见外,还在于他毫无执政经验,同时深谙娱乐明星的行事规则也是缘由。
C.政府与社会给予贫困生资助,是为了缩短他们和其他同学的起跑线距离,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而不是让贫困生看起来像“贫困生”。
D.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团队成功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饰的细胞植入人体,中国成为首个世界上拥有该技术的国家。
解析:选C A项,“约……左右”重复赘余,可删掉“约”或“左右”。B项,句式杂糅,可删掉“的原因”。D项,语序不当,应把“世界上”放在“首个”之前。
3.下面是四个日常生活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这次校庆承蒙贵集团慷慨解囊,鼎力相助,才能取得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全力相助。
B.这本古籍是我的恩师惠赠给我的,我现在把它敬赠给你,希望你能有所得。
C.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D.我们家家教很严,家父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解析:选C A项,“承蒙”是客套话;“贵”是敬辞,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鼎力”是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均使用得体。B项,“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敬赠”是敬辞,指恭敬地赠送。均使用得体。C项,“抛砖引玉”是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别人。该词用在陈教授身上不得体。D项,“家父”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使用得体。
二、古诗文小题保分练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经,汉朝开始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郊祭,儒教礼仪中的重要部分,古代于郊外祭祀天与地,称为郊祭
……
基础小题保分练20
一、文言文阅读强化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训,始名仲言,字子训。擢进士第,补太学助教。从父逢吉为宰相,以仲言阴险善谋事,厚昵之。郑注佐昭义府,仲言慨然曰:“当世操权力者皆龌龊,吾闻注好士,有中助,可与共事。”因往见注,相得甚欢。时逢吉方留守,怏怏不乐,思复用,知与注善,付金币百万,使西至京师厚结注。注喜,介之谒王守澄。守澄善遇之,即以注术、仲言经义并荐于帝。仲言持诡辩,激卬可听,善钩揣人主意,又以身儒者,海内望族,既见识擢,志望不浅。始,宋申锡谋诛守澄不克,宦尹益横,帝愈愤耻。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安无伏节死难者注阴知帝指,屡建密计,引仲言叶力。仲言数进讲,至阉寺,必感愤申重,以激帝心。帝见其言纵横,谓果可任,遂不疑,而待遇莫与比,因改名训。训本挟奇进,及大权在己,锐意去恶,故与帝言天下事,无不如所欲。挟注相朋比,务报恩复仇,尝所恶者,悉陷党中,迁贬无阕日,班列几空,中外震畏。帝为下诏开谕,群情稍安。训一岁至宰相,谓遭时,其志可行。训时时进贤才伟望,以悦士心,人皆惑之。尝建言天下浮屠避徭赋,耗国衣食,请行业不如令者还为民。既执政,自白罢,因以市恩。始,注先显,训藉以进,及势相垺,赖宠争功,不两立。然方事未集,乃出注使镇凤翔,外为助援,内实猜克,待逞,且杀之。训既败,乃奔凤翔,为盩厔将所执,械而东。训恐为宦人酷辱,祈监者曰:“得我者有赏,不如持首去。”乃斩之。
(选自《新唐书•李训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安/无伏节死难者/
B.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安/无伏节死难者/
C.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安无伏/节死难者/
D.而宪祖之弑/罪人未得/虽外假借/内不堪欲/夷绝其类/顾在位臣持禄取安无伏/节死难者/
解析:选A 文言断句,要通读大意,运用排除法做题。“弑”字指臣杀君,子杀父母,此处主语为“宪祖”(皇帝),应是宪宗被杀,“未得”意为(凶手)没抓到,故“罪人未得”不可断开,排除B、C两项。“伏节”意为“为维护某种事物或追求理想而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A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宰相是古时辅佐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行政长官,正式官名在各朝多有不同。
B.宦官,是供皇族役使之人。因与权力中心接近,常有宦官专权的情形。文中的“宦尹”即指宦官。
C.班列,文中指朝议时官吏的行列位次,依资历、声望在位置上有前后左右的区别。
D.浮屠也称浮图或佛图,是梵语(古印度语)音译,可以指佛、佛教徒或佛塔。
解析:选C C项,在文中“班列”指朝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训善于谋事,受到逢吉厚爱。他听说郑注喜好士人,且宫中有人相助,于是前往攀附;李逢吉知道二人交好,送他百万金币,让他以厚礼结交郑注。
B.李训言词中听,切中皇帝心意。他有诡辩之才,言词慷慨激昂,为皇帝讲解诗书文史时,谈到宦官都会感慨愤怒,借此打动皇帝,从而得到皇帝的信任。
C.李训官至宰相,笼络天下人心。他常引荐有声望的贤才来取悦士人,人们都受到迷惑;他曾提议让所有浮屠都还俗为民,执政后又主动请求停息此事。
D.李训赖宠争功,与郑注不相合。他依靠郑注的帮助入宫,二人权力相当后却势不两立;他出于猜忌之心,找借口让郑注离京镇守凤翔,想要杀死郑注。
解析:选C C项,说法有误,原文“请行业不如令者还为民”,只是建议让那些修行道行不高的和尚还俗为民,而不是“所有浮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身儒者,海内望族,既见识擢,志望不浅。
译文:
(2)挟注相朋比,务报恩复仇,尝所恶者,悉陷党中。
译文:
参考答案:(1)因为他自己是儒士,出身于天下有名望的家族,因此受到赏识提拔后,志向不低。
(2)李训倚仗郑注,互相依附勾结,致力于报恩复仇,对曾经厌恶的人,都陷害说是朋党。
参考译文:
李训,初名仲言,字子训。考中进士科,补授太学助教。叔父李逢吉做宰相后,因李仲言阴险狡猾善于谋事,厚爱他。郑注在昭义节度使的幕府中任职,李仲言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