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11850字。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四川省2017-2018年度高三“联测促改”活动
  语文试题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没有英雄的历史是寂寞的无声的历史,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孱弱的民族。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是在特定的经济生产方式和制度下的文化的凝结,而文化精华又与广大人民哺育了中国历史的和现实的杰出人物。他们堪称民族的脊梁,国家的栋梁。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中的人物,就是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人格化,也是中国人民的杰出的儿子。他们既是文化和人民的产儿,又是具有文化传承和民族激励力量的样板。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轴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需要批判,人民中受其影响而产生的落后的东西需要不断改进。我们不能赞美三寸金莲,不能赞美纳妾和一切与近代文明相悖的东西。但也应该相信没有水恒不变的中国人,没有永恒不变的民族性。在旧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中国人的某些缺点会发生变化。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阿Q是旧式农民形象,而不是中国农民永恒的形象。没有天性丑陋的中国人。任何对国民性和所谓民族劣根性的抨击,最终若不指向旧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只停留在文化层面,则是难中腠里的。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世代延续的价值。可是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先进生产力,先进的生产万式和先进的政治制度,传统文化是不能单独发生作用的。中国鸦片战争以后百多年的民族屈辱史已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的孔子只是孔庙中的圣人,当时的经典只能是藏书楼里的典籍。当年黑格尔十分轻视孔子的思想,说《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些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而当今世界对孔子则是一片赞扬,与黑格尔时代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种变化是当代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结果。
  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画等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也不能画等号。我们应该深入经典,走出经典,面对现代,放眼世界;要由我们的时代和实践来决定继承什么遗产和拒绝什么遗产,以及如何继承我们的文化遗产,而不应以当代作为传统的注脚。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应该着重它的基本精神,通过过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使之当代化、科学化,而且要在实践中贯彻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这样才能培育出既具有传统美德又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人,孕育出具有社会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新的杰出人物——社会主义时代“双百”式的英雄人物。
  (摘编自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无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今现实中的,都是中华文化基本精神与中国人民的产儿。
  B.作为旧式农民形象,阿Q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产物,这说明中国人的天性是美好的。
  C.《论语》和孔子在近代遭遇冷落,是与鸦片战争以后百多年的民族屈辱史联系在一起的。
  D.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去粗取精,使它当代化、科学化,才能培育出新时代的英雄人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运用两分法,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承认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
  B.文章第二段把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联系起来,从文化层面分析了民族性格形成的根本原因。
  C.文章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说明传统文化不能离开经济和政治而发生作用。
  D.笫四段围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主要论述了继承什么、如何继承以及继承的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精髓孕育了杰出人物,杰出人物又能促进文化传承,二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B.如果经济和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那么产生于旧的社会关系中的国民的某些缺点也会发生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唢呐王
  刘靖安
  在桠村,唢呐吹得好的人,就数李三毛和王吹吹。李三毛出道早,全村人都叫他唢呐王。按辈份,王吹吹是李三毛的徒孙,但这个徒孙却有点“大逆不道”。他放话说,当唢呐王可以,赢了我再说。
  机会终于来了。张铁匠死了娘,请王吹吹去闹丧,和他搭档的刚好是李三毛。桠村吹唢呐一般是两人合奏,互相补充,互相应和,这样吹出的声音才好听。两人合吹了一曲,引出了一片唏嘘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