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20字。湖南师大附中特级教师欧阳昱北答疑解惑,紧密衔接近年全国卷,有模拟题和学生考场作文,例文后面附有先生点评,好用。
高考作文讲坛: 符合题意
学生提问
高考语文卷作文,基础等级有“符合题意”的要求。老师说,“符合题意”的关键在审题立意。只是考场上如何审题立意,才能做到所写的作文“符合题意”呢?老师,能给我一些指点吗?
教师作答
湖南师大附中 特级教师 欧阳昱北
“年年考前谈审题,岁岁考后话走题。”高考40年,作文如何做到符合题意,已经成了每届考生经常议论的话题。符合题意,关键在审题立意不可偏离了作文命题。从思维模式上研判,当先行审题,后有立意。先行审题,所谓“读有依据”,即整体解读考场所给作文题目,不割裂地读,不碎片化整个题目。再为立意,所谓“心有主持”,即准确把握命题所涵作文题旨,不作疑似想,不套版化题目命意。
考场作文,审题更多的是仔细审阅、深入思考、反复推敲作文命题及意图。审题说到底,是语文学习的高端性能力,是阅读积累、思考维度、辨析水平、认识层级的综合体现。立意则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对所要写的作文做好确立中心、形成观点、完成构想的基本工作。若是议论文,简言之,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
考场上审题一旦失误,立意便走偏,出现原则性和全局性的错误。此着不慎,满盘皆输,作文符合题意便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很多考生视考场作文审题立意为畏途,每每希冀能侥幸地“符合题意”,至于更高层面的“切合题意”,则颇感心虚,直言力有不逮。
读有依据,心有主持。高考作文正确的审题立意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努力使答题性作文符合题意,读题伊始就步入正轨的认识过程。
以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为例,并与近几年高考全国语文卷若干作文题比较。
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4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