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1.doc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2.doc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3.doc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4.doc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5.doc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6.doc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7.doc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8.doc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9.doc
  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1
  共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8分,每小题4分)
  文学的审美泛化
  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短信文学的出现,再加上此前的电影文学、电视散文等,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文学借助现代科技媒介而走向了泛化。然而,对于文学的泛化,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大力进行围追堵截;有人视之为畏途,犹豫徘徊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这些都大可不必,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便可看到,文学的泛化是文学发展中的常见现象。
  文学是一门艺术,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内容遵循着审美的要求,不断地向人生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从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从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寻找、发现和捕捉新的审美对象,从而形成了文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变异性。文学的审美属性使其始终都在寻找和表现新的对象和内容,这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文学形式为其新的载体。因为旧的文学样式因其成熟而相对僵化,它会滞后文学对新的审美对象和内容的表达。所以任何一种新的文学形态向被传统的审美观念视为非审美领域的开拓,从发展的眼光看,都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类型的开始。
  但是,文学的泛化一般是指文学借助其他媒介或形式来表现其审美属性。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含义,凡是不具备审美属性的都不能称其为文学。因此,我们还得把文学的泛化与文学审美属性的弱化,甚至是去审美属性的非文学化区别开来。有人说,当前文学走向了泛化,其理由便是文学精神资源和思想穿透力贫乏,对人性的关注趋于漠视和淡化,很多闲适的、无关痛痒的文字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然而,这些现象不能称为文学的泛化,只能说是某个时期某些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的弱化,也就是说这些作品不是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还有那些所谓的广告文学,它们虽然有时也有曲折的情节,而且悬念丰富引人入胜,但它们是不能称之为文学的。文学中的审美不带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它具有无功利性,即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的满足。也就是说,在文学活动中,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广告利用文学的想象和描写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它本质上是对文学的去审美属性化,利用的不过是文学的外壳,因此,所谓的广告文学的出现,是不能归之为文学泛化之列的。相反,无论是摄影文络文学还是短信文学,它们中的优秀作品,都会呈现出一个审美形象的世界,都会蕴含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文艺评论》,有删节)
  1.下列说法,属于对“文学的泛化”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B.文学泛化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严肃的文学已经失去生命活力,并将最
  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2
  一、选择题:(每条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扼腕/莞尔   炫示/旋风  俾有所悟/稗官野史
  B.机杼/纾难   舟楫/作揖  嘀里嘟噜/嘀咕不已
  C.瞭望/缭乱   簇新/蹙额  鼓鼓囊囊/攘臂高呼
  D.谂知/熟稔   裨益/睥睨  喁喁私语/一隅之地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在广博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命运沉浮,表现了当代农民物质生活的期待与精神生活的需求。
  B.电动自行车数量大,速度快,引发的治安案件多,因此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制度,将会得到许多城市的市民的理解。
  C.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对农民购买家电实行财政补贴,是我国扩大内需尤其是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摆脱家电行业困境、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D.据央视报道,中国航母此次试航为厂方测试,具体测试包括引擎、电子系统、导航设备、火力控制等内容组成。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次去青海湖,湖面如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藏高原上的纳木错湖,海拔高达4500米,堪称举在天上的湖。_____,好像大地佩戴的一块翡翠坠子。青藏高原上的湖泊美在何处?我觉得:美在清澈,美在水色。
  ①像晴朗的夜空    ②走近岸边    ③远望湖水湛蓝湛蓝
  ④湖水是绿色的    ⑤湖水如蒸馏水一样清澈  ⑥卵石历历可数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
  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3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化
  刘梦溪
  多元共生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就中国文化的发生来说,它是多元的,具体可以说有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不同的两源。我们过去讲中国文化,一般都讲黄河文化,以黄河文化为基准,因而黄土地文化、农耕文化、内陆文化、写实主义文化等等,成为人们概括中国文化的常用语言。
  但长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黄河文化的范例。甚至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所呈现的文化面貌也是不同的。
  长江上游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的造型和黄河流域非常不同,有非常夸张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甚至使人怀疑这是中国人制作的造型。从这些青铜器的构造上,我们约略可以想象出四川人的性格似乎带有青铜器的刚性。而长江中游的楚文化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黄河流域出土的青铜器造型浑厚庄严,有力度,感觉很震撼,而楚地出土的青铜器造型轻巧,下座虽大,腰身却很细,年代也跟黄河流域差不多。"楚王好细腰",宫廷的审美取向已经影响到了青铜器的造型。
  黄河文化的那些人们熟悉的特征,不一定完全适用于长江文化。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可以直接和海洋联系起来,如果说黄河文化带有内陆文化的特点,那么长江文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点。长江流域南面的岭南文化,更是很早就直接跟海外建
  下学期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09
  第I 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 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回眸一笑百媚生(mó)   斗酒十千恣欢谑(nuè)    送我至剡溪(shàn)
  B.渔阳鼙鼓动地来(pín)   红藕香残玉簟秋(dàn)   渌水荡漾清猿啼(lǜ)
  C.钗擘黄金合分钿(bò)    谁家今夜扁舟子(piān)  吴楚东南坼(chè)
  D.吞声踯躅不敢言(chíchú) 月照花林皆似霰(xàn) 煮芹烧笋饷春耕(xiǎng)
  答案:(C)A.móu xuè  B.pí diàn lù D.zhí zhú xiàn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与尔同销万古愁   天时怼兮威灵怒    镜中衰鬓已先斑
  B.天生我才必有用   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   捣衣砧上佛还来
  C.人生得意需尽欢   燎沉香,消溽暑    大漠穷秋塞草肥
  D.雕栏玉彻应犹在   三顾频繁天下计    心非木石岂无憾
  答案:(A)B材圆拂 C须腓D砌烦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提倡绿色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和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C.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有想到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都不下去了。
  D.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