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42张,教案约2640字。
逻辑和语文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学生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辨析概念和运用推理的一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是必修4“梳理探究”部分“逻辑与语文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识,培养准确表达的语言能力。学好这一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
梳理感性材料,掌握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识,把自发形成的思维习惯转化为自觉的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明确任务)
通读本课内容,划出有关逻辑的知识点,了解逻辑推理规律。
二、新课导入
由北宋仁宗年间的一桩案件导出——逻辑。
逻辑的含义: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
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思维的规律;
特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人脑的思维。
引出逻辑学研究的四个子项目:概念、判断、推理和逻辑规律。
三、课堂梳理探究
(一)概念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位,反映了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最本质属性。
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两部分。
概念的内涵是所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概念的外延指所反映的对象的具体范围。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1、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1)全同关系
(2)包含关系
(3)交叉关系
(4)矛盾关系
(5)反对关系
2、概念与词语之间的关系
①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
②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课堂活动(一):
1、他从自由市场购买了白菜、萝卜、西红柿、青椒、鱼虾等蔬菜。
2、厂长以身作则,没有安排任何一个子女和亲属到厂里工作。
3、曙光电器厂的售后服务工作做得好,国外用户、国内用户、本市用户都很满意。
4、他喜欢阅读古典文学和小说。
5、行凶、盗窃、用刀捅人的事件,过去在这个城市经常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