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题,约15840字。
2017—2018学年下学期2017级
第二次双周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18年3月29日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风格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总是通过形式的特点,如语言、结构,随着创作方法、艺术技巧的运用等表现出来。但风格却绝不只是艺术形式的问题,它实际上密切联系于作品的内容,根源于作者的思想、个性和时代的生活特点,即有作家的主观和社会的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和根据。就作者的的主观方面而言,其世界观、生活经验、文化教育、艺术修养、才能和个性等,都对风格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就社会的客观方面而言,一定时代的历史环境、社会风气、民族传统、阶级斗争形势等,也对风格的形成起重大作用。中国的艺术家与外国的艺术家,无产阶级艺术家和资产阶级艺术家,社会主义时代的艺术家和封建时代以及资本主义时代的艺术家,他们的风格有明显不同,重要原因是他们们所处的阶级、民族、时代不同。
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体现在某一个艺术家身上,渗透在他的创作中,形成他作品内容上的特殊倾向,直至表现出艺术形式的鲜明特点,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才得以形成。凡是艺术史上有成就的艺术家,莫不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就论述了两汉魏晋诸大家由性格到文体的不同特点。叶燮曾论述杜诗与韩诗风格各异:“杜甫之诗,无处不可见其忧国爱君,悯时伤乱,遭颠沛而不苟,处穷约而不濫”;而韩愈之诗,则“无处不可见其骨相棱嶒,俯视一切,进则不能容于朝,退又不肯独善于野,疾恶甚严”。
也有许多艺术家由于性格上或思想上的特定原因、可能在风格的倾向上有大致相同之处。如《文心雕龙•体性》中所论八体,《二十四诗品》中所论二十四诗品,对风格的总的倾向的划分,不是没有道理的。许多艺术家风格上总的倾向大致相似,可以有几种情况,一是由于许多艺术家文艺思想相同而形成流派,往往有所谓的流派风格。如明代戏曲中有临川派、吴江派,现代文学史上有创造社派、文学研究会派。二是由于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总要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内容相适应,于是一个时代的许多艺术作品的风格,也往往有相近或相同之处,这就是所谓时代风格。如唐诗、宋诗各有其时代风格。三是某一民族的艺术家的作品,也有其民族的相似相同之处,有所谓民族风格。但是,所谓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等,都只是相对而言的,不可能有绝对一致的风格,而是必然会千差万别。
关于艺术风格问题,更重要的是应注意到风格的多样化。由于所受文化教育不同,艺术修养差异,以及时代的、民族的、传统的等条件的千差万别,不同的艺术家必然有不同的风格。不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艺术家,其风格必然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即使同一时代、同一民族的不同艺术家,由于上述个人经历和社会条件不同,其风格也必然具有独特性、多样性;即使同一个艺术家,由于世界观、思想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所受各种外界条件影响的变化等,他的风格也会发生变化。
(原文有删改)
1.下列有关艺术风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艺术作品所具有的风格不仅与使用的语言、结构等艺术形式有关,还与作品的内容,作者的思
想、个性以及时代的生活特点密切相关。
B.一定时代的历史环境、社会风气等因素会影响艺术作品的风格,处于同一国家而不同时代的
艺术家,他们的作品的风格会有所不同。
C.艺术作品的风格具有因于内而符于外的特点,其受作者的生活经验、文化教育等主观因素的
直接影响,通过作者对各种艺术形式的运用表现出来。
D.艺术家要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就要把主观、客观两方面因素作为作品的内容以形成内容上的特殊倾向,表现出艺术形式的鲜明明特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