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小题,约7880字。
高三第二学期第1次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一觉,千年不醒
朱文颖
有一个梦,或者一种现实一一它从来未曾证实,但也似乎永远不被否定。
我一直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两岁,或者三岁,我们一家,我、父亲,还有母亲,在一个轻雾的早 晨,坐车来到水草极盛的河边,母亲替我梳着头发,然后指向远方:
“喏,那边,那边就是扬州了呢.”
这个梦我母亲是否定的。 她说她从来都没去过扬州,更不要说再带上我和父亲了,而我父亲則抿嘴一 笑,并未正面回答。他们两个都是南方人,神情里有着南方的含蓄与意犹未尽。
但这个梦于我却是无比真实,比很多现实生活更要真切无比。我固执地记得那个场景。我母亲把我抱 在怀里,风吹过来,然后她的手指向薄雾深处的水域:
“喏,看到了吗,那就是扬州啊。”
还有一件事也是奇怪而莫測的。十多年前,真实记忆里我第一次去扬州时,朋友带我游个园。
半园逛过,我说:“这地方我住过。”
朋友笑,说:“不可能,这里从来不对外开放客居的。”
但我仍然固执,说真住过。而且是一间大客房,一溜下着蚊帳,纯白色的,像一朵朵夏日里也掩盛开的荷莲。
仍然是十多年前,个园游过的第二天,朋友开车送我去高旻寺。
恰是正午。一个小沙弥跑来开启铁门。 寺静极,有几棵参天的古树。这江南四大禅院之一的高旻寺,正值改建,原先的正门封住了。朋友是旧地重游,于是感慨:全变了,不一样了,真的全不一样了。
在高旻寺用餐,饭堂正中是一张长条木桌,一盆白米饭。汤是青菜汤,另有咸菜、炒茄子等素食。我们—一坐了。菜极淡,盐放得很少,并绝无味精。虽然时候不早,已是饥肠辘辘,却仍然食之无味。因为在寺庙中与僧侣共餐,饭食是不能剩的,大家努力把碗中的饭菜吃完后,抹抹嘴巴,忍不住问道:寺中的大和尚也吃这个吗?回答说是,并告知这青菜与茄子还都是自己种的。不时有和尚吃完饭,默默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 文章从关于扬州的梦境写起,既给文章笼罩上一种梦幻色彩,也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深深的依恋。
B. 母亲明确否定我的梦,父亲则抿嘴一笑,并未正面作回答,这表明了父母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
C. 扬州的朋友否认我住过个园,而我则能回忆起我住个园时的具体情形,真是有些奇怪莫测。
D. 寺庙外悠闲而坐等待摆渡者上船的船夫,烈日下通体透明的河水,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2.文章题为“扬州一觉,千年不醒”,可文中却花费不少笔墨写德国小镇马 戈的堡的教堂,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3.文章以“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扬州”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价值的概念起源于人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外物之间的关系,凡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事物即是有价值之物。但以满足需要来定义价值还不完善,人们的需要有高低之分, 因此既有高级的需要, 也有低级的需要。例如人们有衣食的需要,有婚姻的需要,有求知的需要,有追求真理的需要,有维护人格尊严的需要,也有保卫民族独立的需要,还有人将追求声色货利作为一种需要。。
除生命价值外,价值还具有深层含义, 即“人的价值”。它不在于满足人们的生命基本需要,而在于具有内在的优异特性。荀子论“人之为贵”说:“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