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810个字。
鄞城联盟学校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三中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世间万物,皆有其时。“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古老的歌jué(▲)里,透露着时间fù(▲)予本草的千变万化。万物皆与时发酵、沉diàn(▲),其后绽放,给予我们以无限的xiá(▲)想空间。无论是荣枯有时的植物,还是兴衰有道的人世,与时间的相处都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
2.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诗经》)
(2)▲,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4)▲,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5)《木兰诗》里诗人借用互文的修辞表现战争的惨烈悲壮与旷日持久的诗句是
▲,▲。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细致地描绘了一幅瑰丽的画面,传达出万象更新之意,带给人生命蓬勃的律动,这一联诗句是▲,▲。
(7)浩瀚诗海中不乏人生的智慧。请写出古诗文中蕴含着生活哲理的句子(连续的两句)
▲,▲。
3.解释下列居中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吾妻之美我者▲(4)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2分)
A.“铭”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B.《资治通鉴》是西汉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C.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高峰。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之“苏辛”,元有四大家,这正如赵翼《论诗》中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
D.“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鲁迅小说《社戏》中的一句名言。
5.古文化常识积累(2分)
古诗中有很多传统文化。例如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杜牧的“豆蔻梢头二月初”,以“豆蔻”来代称十三、四岁的女子,左思《咏史》中的“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以“弱冠”代指▲;地名中也蕴含文化常识。如“阴”与“阳”古人常用来区分方位,《愚公移山》中就有“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句子,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河南省的洛阳市最初应该位于洛水的▲(填方位)。
6.名著阅读(6分)
(1)小说总是能在细微之处展现深意。如《水浒》中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称“聚义厅”,宋江任寨主后改为“▲”,并竖起一面杏黄旗,上书“▲”,这就反映了宋江对梁山义军发展方向的调整。又比如,童话色彩只是《格列佛游记》的表面特征,尖锐的讽刺才是小说的灵魂所在。作者借小人国以鞋跟高低划分党派阵营来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又借小人国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来讽刺当时英国吏治的腐败。(3分)
(2)小说又往往围绕“变”来塑造人物。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并结合相关情节阐述这一说法。(3分)
备选人物:A、《儒林外史》中的匡超人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C、《草房子》中的陆鹤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