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7950字。
武汉市第三寄宿学校2018年九年级三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笃行 繁琐(suǒ) 狡黠(xiá) 手不释卷
B.陶冶 蓦然(mò) 冗杂(rǒng) 自出心裁
C.轩榭 骁勇(ráo) 慰藉(jì) 精血成聚
D.摘摩 穿凿(záo) 镂空(lòu) 重峦叠嶂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 ,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 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时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A.时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B.时过境迁 县花一现 抱残守缺
C.县花一现 时过境迁 抱残安缺 D.县花一现 抱残守缺 时过境迁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先生,在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B.中国高铁迅速发展,不仅让中国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地获得幸福感,也带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C.《哈利•波特》中文版一经出版,便深受大中学生读者所欢迎,在短短的九个月时间里,该书便重印了九次。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些对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当生活走出了产品数量焦灼之后,如何在以次充好,有数量少质量,有产品少精品,有服务少贴心,乃至于从“刚合格”到“高质量”,就成为关键问题。
C.今后人脸识别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不过,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担忧:人脸识别技术足够安全吗?
D.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咬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中国人缺少什么?
周国平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严重弱点,就是重实用价值而轻精神价值。
那么,有没有例外呢?有的,而且可以说几乎是惟一的一个例外——王国维。在世纪初的学者中,只有这一个人为精神本身的神圣和独立价值辩护,并立足于此而尖锐地批评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精神的实用品格。但是,在当时举国求富强的呐喊声中,他的声音被完全淹没了。我想从一件与北大多少有点关系的往事说起。1998年,北大热闹非凡地庆祝了它的百年大典。当时,纯北大人或者与北大沾亲带故的不纯的北大人纷纷著书立说,登台演讲,慷慨陈词,为北大传统正名。一时间,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李大钊、蒋梦麟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人们从他们身上发现了正宗的北大传统。可是,北大历史上的这件在我看来也很重要的往事却好像没有人提起,我相信这肯定不是偶然的。
北大的历史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算起。1903年,清政府批准了由张之洞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就成了办学的指导方针。章程刚出台,就有一个小人物对它提出了尖锐的挑战。这个小人物名叫王国维,现在我们倒是把他封做了国学大师,但那时候他只是上海一家小刊物《教育世界》杂志的一个青年编辑,而且搞的不是国学,而是德国哲学。当时,他在自己编辑的这份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批评张之洞拟定的章程虽然大致取法日本,却惟独于大学文科中削除了哲学一科。青年王国维旗帜鲜明地主张,大学文科必须设立哲学专科和哲学公共课。他所说的哲学是指西方哲学,在他看来,西方哲学才是纯粹的哲学,而中国最缺少,因此最需要从西方引进的正是纯粹的哲学。
王国维是通过钻研德国哲学获得关于纯粹的哲学的概念的。在20世纪初,整个中国思想界都热衷于严复引进的英国哲学,惟有他一人醉心于德国哲学。英国哲学重功利、重经验知识,德国哲学重思辩、重形而上学,这里面已显示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精神取向。他对德国哲学经典原著真正下了苦功,把康德、叔本华的主要著作都读了。《辨证理性批判》那么难懂的书,他花几年的时间读了四遍,终于读懂了。在我看来,他研究德国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不在某个枝节问题上,诸如把叔本华美学思想应用于《红楼梦》研究之类。许多评论者把眼光集中于此,实在是舍本求末。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德国哲学的研究,他真正进入了西方哲学的问题之思路,领悟了原本意义上的哲学即他所说的纯粹的哲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王国维所认为的纯粹的哲学是什么样子的呢?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即对宇宙人生做出解释,以解除我们灵魂中的困惑。他由哲学的这个性质得出了两个极重要的推论。其一,既然哲学寻求的是“天下万世之真理,非一时之真理”,那么,它的价值必定是非实用的,不可能符合“当世之用”。但这不说明它没有价值,相反,它具有最神圣、最尊贵的精神价值。“无用之用”胜于有用之用,精神价值远高于实用价值,因为它满足的是人的灵魂的需要,其作用也要久远得多。其二,也正因此,坚持哲学的独立品格便是哲学家的天职,决不可把哲学当做政治和道德的手段。推而广之,一切学术都如此,唯以求真为使命,不可用做任何其他事情的手段,如此才可能有“学术之发达”。
用这个标准衡量,中国没有纯粹的哲学,只有政治哲学、道德哲学,从孔孟起,到汉之贾、董,宋之张、程、朱、陆,明之罗、王,都是一些政治家或想当而没有当成的人。不但哲学家如此,诗人也如此。所谓“诗外尚有事在”,“一命成文人,便无足观”,是中国人的金科玉律。中国出不了大哲学家、大诗人,原因就在这里。
5.阅读全文,对“中国人缺少什么”这个问题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物质文明即富强 C.对精神价值的尊敬 B.规章制度、章程 D.哲学思想
6.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王国维思想主张的一项是( )
A.王国维为精神本身的神圣和独立价值辩护,并尖锐地批评了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实用性.
B.青年王国维旗帜鲜明地向清政府的《奏定学堂章程》挑战,批评了大学中消除哲学这一学科的做法。
C.王国维认为中国需要从西方引进纯粹的哲学,他主张大学文科必须设立哲学专科和哲学公共课。
D.王国维认为,通过对德国哲学的研究,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