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15380字。
天津市南开区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共 27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7 分。 1~3 小题, 6~8 小题,每题 2 分, 4~5 小题, 9~11 小题,每题 3 分。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馈赠( kuì) 蹒跚( sān) 强聒不舍( guō)
B.哂笑( shěn) 窒息( zhì) 销声匿迹( ruò)
C.拮据( jù) 取缔( dì) 广袤无垠( mào)
D.荫庇( yìn) 朔方( shuò) 吹毛求疵( cī)
答案 D
解析 A.蹒跚 shān B.销声匿迹 nì C.拮据 jū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岭南艺术展开设了雕塑展览专场,展出的大量雕塑作品非常精美,尤其是木雕,以其
_____的雕刻技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这些作品有的简练粗放,有的_____,其中最为突出的
是“ 三英战吕布” 组雕,人物_____,令人惊叹。
A.巧夺天工 精雕细刻 惟妙惟肖 B.美不胜收 精雕细刻 引人入胜
C.巧夺天工 具体而微 引人入胜 D.美不胜收 具体而微 惟妙惟肖
答案 A
解析 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第一个空,此句想表达雕刻木雕的技艺非常高,横线处应填入形容技艺的词语,故“巧夺天
工”最为恰当。
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精雕细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和刻意追求完美的精神。
第二个空,此句想表示有些木雕作品十分认真细致,应与前半句中的“简练粗放”形成对比,
故“精雕细刻”最为恰当。
引人入胜: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第三个空,此句想表达“三英战吕布”的组雕雕刻得十分精美逼真,横线处应填入形容逼真的
词语,而不是形容境界,故“惟妙惟肖”最为恰当。
本题应依次填入“巧夺天工”“精雕细刻”“惟妙惟肖”。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B.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校长,使她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 20 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中德两国元首同意巩固并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答案
解析 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的活动”。 B.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掉“使”。 D.语序不当,先“建立”再“巩固”,应将二者对调。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很好, ”我父亲叫道, “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儿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C.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样的彩画,还有
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
理想色彩。
答案 D
解析 D 项中“因为它倾向与真实再现, ”中逗号错误,应改为分号,因为这句话讲述了两个
部分,一是讲述历史正剧,二是讲述历史传奇,这两部分结构是并列的,应用分号隔开。选
项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这两句诗是远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是实写,下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笔。
“割”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B.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
江苏吴县)大不相同。
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