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90个字。

  13 最后一次讲演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本文语言通俗、平易而犀利,句子简短,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特色。
  过程与方法
  诵读感悟、自主体会、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重点
  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理解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演讲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难点
  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提高思想境界。
  1.多种形式朗读。
  2.开展即兴演讲活动。
  1.阅读课下注释,了解背景,争取通过自己的揣摩,尝试模拟他的口吻进行演讲。
  2.多媒体课件。
  2课时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板书课题及作者)。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题注,准备回答问题。版权所有
  (在引导学生阅读题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介绍时代背景)。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闻一多(1899-1946年),原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黄冈市浠水县。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7月赴美留学。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1925年5月回国,曾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学校任教。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还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