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2550字。
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㈠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古代铜币曾被谐称为“孔方兄”,指的是方孔圆钱。这种钱出现于战国时期,其形制为秦半两和汉五铢所承袭。但当时中亚、西亚多使用无孔的银币,贵霜—萨珊式银币的流通范围甚至波及我国新疆地区。不过西方银币上的图纹为打压而成,这是从希腊钱币那里接受下来的工艺传统。所以尽管币面上的国王像或神像很精致,却必须一枚一枚地加工,遂使造币的规模受到制约。而我国的方孔铜钱是铸造的。特别是汉代发明了叠铸法,即将多枚范片叠合起来组装成套,从共用的浇口中灌注金属液,这样一次就能得到许多铸件。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铸造的数量必须达到一定规模,交易中才有条件实现物畅其流。
因此与西方之币值较高的银币相比,东方的铜钱仍具有自己的优势。而毗邻中亚的新疆地区,受到东西两方面的影响,曾出现过带有两大货币文化之特点的产物。海东的情况又不相同,由于与西方距离遥远,所受到的主要是中国的影响。比如日本,这里原来不产铜,元明天皇时在本土发现铜矿,乃称其铜为“和铜”,年号也随之改为“和铜”。有了铜,日本开始铸钱,其方孔钱的钱面上铸出“和同开珎”四字。“和同”即“和铜”。吐鲁番所出一个寺庙的交纳账中记有“同钱”,那里的“同”也是“铜”字的简写,可与“和同”相参证。这种钱无论形制、尺寸和钱文,均模仿唐朝的“开元通宝”,特别是那个“开”字,更完全照搬开元钱上的特殊写法。“和同开珎”四字的书体颇美观,不过由于其中的“同”是个简化字,所以开元钱上原来用的“寳”字被简化成“珎”,只留下此字当中的一部分;或许是出于使钱文两侧笔画匀称的考虑。
1970年在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文物中,五枚“和同开珎”钱曾引起注意。《文物》月刊于1972年发表的发掘简报将钱文释为“和同开珍”。因为在章草中“珍”字可以这样写,故释文不为无据。然而比照钱币史,此说却是讲不通的。
释“开珎”为“开宝”,笔画匀称并不是唯一的理由。试看从八世纪到十世纪,日本铸造的“皇朝十二钱”,钱文无例外地都叫某某“宝”,如“万年通宝”“隆平永宝”“富寿神宝”“承和昌宝”“乾元大宝”等。十世纪以后日本长期不铸钱,习用宋钱。直到相当于我国明代末叶时才又铸造“宽永通宝”,仍称之为“宝”。因此没有理由认为八世纪时会出现一种名“珍”的钱。
近年我国学者或将“开”字训“开始”,表示日本这时开始铸钱。但无论是“开宝”或“开珍”,解释成开始铸钱均不无滞碍。上文说过,日本古钱皆以“宝”字为称,其实这也是从唐代钱文之“通宝”“重宝”“元宝”“泉宝”等名目中学来,而唐钱并没有称“珍”的。不仅如此,由于唐钱中“开元通宝”行世最久,影响最大,所以开元钱被尊奉为当时东亚的标准货币。它在日本曾被简称“开钱”,“开宝”亦同此谊。也就是说,在这里“开元通宝”,尤其是简化了的“开宝”的叫法,已成为标准货币的通称。皇朝十二钱中不是还有一种“神功开宝”吗?其上之“寳”字未曾简化,清清楚楚,无可置疑。它与“和同开宝”一样,都叫“开宝”。也就是说,它们均被视为在其所标出的年代中铸造的“开钱”。可见日本当时对唐文化的倾慕几乎达到亦步亦趋的程度。于日本钱问世之初,面前的样板只有一种:那就是唐钱。所以从形制到名号,只有唯唐钱是瞻了。
(摘编自孙机《关于“和同开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的方孔铜钱出现于战国时期,后来秦半两、汉五铢承袭了它的形制。
B.无孔银币曾广泛使用于中亚、西亚,贵霜—萨珊式银币流通至我国新疆地区。
C.西方银币采用希腊工艺,图纹是打压而成。因币值昂贵,造币规模受到制约。
D.我国汉代将多枚范片叠合组装成套,再灌注金属液,一次能够铸造多枚铜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东方的铜钱较之西方的银币,虽然币值不高,但铸造的数量容易达到一定的规模,有助于交易中实现物畅其流。
B.新疆地区曾出现具有东方铜钱与西方银币两大货币文化特点的货币,因为它毗邻中亚,受到东西两方面的影响。
C.日本本土铜矿最早发现于元明天皇时期,其铜称“和铜”日本铸钱历史由此开始,十世纪后日本铸钱渐成规模。
D.钱面上铸有文字“和同开珎”的日本方孔钱,“和同”即“和铜”,这种钱模仿唐代“开元通宝”的形制、尺寸和钱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铸钱历史悠久、铸造技术先进、铸造数量形成一定的规模,对与西方距离遥远的海东等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文物》月刊在1972年发表的发掘简报将“和同开珎”解释为“和同开珍”,是误以为在章草中“珍”字可以写为“珎”字。
C.释“开珎”为“开宝”,或许是因为“同”“珎”都采用简化体,笔画匀称,且日本仰慕唐文化,长期都将钱文称作某某“宝”。
D.唐代的“开元通宝”曾成为当时东亚的标准货币,“开宝”成为标准货币的通称。唐钱是日本钱问世之初的唯一样板。
㈡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快手刘
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有时我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