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道小题,约11120字。答案扫描。

  2018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四月七校联考试题
  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用时:150 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碎片化阅读要“量中求质”
  书箱里一直保存着过去纸媒盛行时代喜欢的几本杂志,既有《十月》这样的纯文学刊物,也有 像《今古传奇•武侠》、《看电影》这样的通俗读物。那时候,杂志多是半月刊,有的甚至是双月刊, 信息相对匮乏和迟缓,等新一期杂志上架的心情,用望穿秋水来形容并不为过。21*cnjy*com
  依靠纸媒支撑起的阅读生活,阅读量不可能太大,这既有阅读速度的问题,也有内容供应的问 题。有一种论调,认为当代人阅读量较古人太少,担心社会将变成“文化沙漠”。事实上,人们觉 得阅读少了,只是像传统阅读那样,抱着一本书读的情况少了。现代人每天通过微信、微博、新闻 客户端等渠道,接触大量信息。单论文字量,今人的阅读总量恐怕要数倍高于古人,也多于过去的 纸媒主导时代。
  然而,从阅读的“质”来说,我们的阅读效率正在面临大面积滑坡。从社交网络、移动媒体获 取的碎片化文本,很难系统、深入地学习知识、获得感悟。近年来,笔者微信里的订阅号不断增加, 已经达到 100 多个,阅读的数量不少,能被笔者记住的却不多,大都是走马观花,一掠而过。而多
  年前的纸媒阅读,一些精彩的文章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们能否回到过去那种纯净的阅读时代?答案是否定的。现代社会,向往山林的人可以来一场 说走就走的旅行,却极少能在深山里搭一座木屋终老。信息时代,很多人怀念纯粹、传统的阅读生
  活,但离开手机,我们还是会寸步难行。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碎片化信息中,提升阅读的质量呢? 我们需要在碎片化阅读中培养“拼接意识”。相对于传统阅读,碎片化阅读则更加灵活、丰富,
  能够即时把握最新动态。涉猎各个层面的“浅阅读”也十分必要,只是,这种涉猎并非被动接受,择信源很重要。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往往读过才能判断是否是垃圾信息,白白耗费时间精力,因此, 理性选择一些质量较高的信源,然后专心阅读十分重要。
  古人读书学习,讲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资讯时代的碎片化阅读,虽无 需这样胼手胝足、皓首穷经,却需要在纷繁复杂的冗余信息中“独善其身”,做好组织规划和内容
  筛选。从这个角度而言,对碎片化信息的拼接和挖掘,不失为一个“量中求质”好方法。
  (选自《新华文摘》2017 年 07 期)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有关概念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阅读”指的是纸媒时代接受信息的方式,在本文中也可以叫做“纸媒阅读”。 B、“碎片化阅读”是指通过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渠道接受大量碎片化文本信息的方式。 C、“浅阅读”是涉猎各个层面的、更加灵活丰富、能够即时把握最新动态的阅读形式。 D、“深度阅读”是指就某一专业或某一领域的内容有意识地深入阅读的形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纸媒盛行时代,信息相对匮乏,但是基本能够满足当时人们的不同阅读需求。 B、在纸媒盛行时代,因为阅读速度和内容供应的问题,人们的阅读量不可能太大。 C、网络社会、移动媒体时代,人们抱着一本书读的情况少了,使阅读效率出现大面积滑坡。 D、快餐式、容易读、有趣味的碎片化文章读起来比较轻松,但是阅读效率不高。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人们不可能回到过去那种纯净的阅读时代,热衷于碎片化阅读将会使我们的社 会变成“文化沙漠”。
  B、现代社会,人们选择碎片化阅读无可厚非;人们的阅读总量要远高于纸媒阅读时代,只是 阅读的质量令人担忧。
  C、建构在知识结构完整性和系统性之上,主动涉猎各个层面的“浅阅读”是提高碎片化阅读质 量的有效办法。
  D、借鉴古人碎片化阅读经验,在纷繁复杂的冗余信息中做好组织规划和内容筛选工作,是提 升阅读效率的一大途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选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注
  散漫选择,随心所欲。而是应该建构在知识结构完整性和系统性之上,从而产生“化学作用”。例 如,钟爱时政类新闻的读者,在每天接收网站、客户端、社交平台新闻推送的同时,也要变被动为 主动,搜集一些相关的大国关系、地缘政治、文化宗教、社会经济等信息,形成较为完整、具有一 定逻辑体系的信息结构,在“浅阅读”中增强对事物全面、客观的认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