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7050个字。
2018年中考复习情况调研测试(一)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第1-6题各3分;第7题每空1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脚踝(huái)晨曦(xī) 懵懵懂懂(méng)
B.瓦砾(lì)拘謹(jū)锐不可当(dǎng)
C.针灸(jiǔ)拘泥(nì)自惭形秽(huì)
D.愚蠢(yū)婉转(wǎn)味同嚼蜡(jiáo)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骚滂沱天崖海角
B.荆棘憝厚原驰蜡象
C.须臾绵沿险象迭生
D.奥秘缄默绿草如荫
3.(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们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争取把我们的成绩达到最好的程度。
B.一九七七年九月,美国发射了一艘不载人的宇宙飞船,想飞向太阳系之外。
C.能否熟练地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教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在那条河上,当地渔民至今仍保留着单脚划船。
4.(3分)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饮酒(其五)
(晋)胸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六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四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B.这首诗描述述了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抒发了诗人超脱世俗、心志高远的情怀。
C.“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D.“悠然见南山”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人与自然物我合一。
5.(3分)下面情境中,劝阻得体的一项是()
A.爸,妈,你们别再搞这种迷信活动了好不好啊?会被罚款的!
B.爸,妈,今年清明节,咱们换一种祭扫的方式好不好?比如天堂短信,又文明,又能传递思念,你们看行吗?
C.追思先人无可厚非,但作为文明公民,我们也应移风易俗,响应政府号召,选择文明祭扫的方式。
D.爸,妈,咱们追思先人可以,但也不能不讲公德啊,考虑一下大局就不行吗?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A.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B.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C.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D.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青青园中葵,。(《汉乐府・长歌行》)
(2),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6)《水调歌头・明月月几时有》中诗人似是对月责怨、实则写不能与亲人团聚而惆怅的句子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