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90字。
作文技法:向思想更深处“漫溯”
仲玉梅
“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美国学者唐纳德•奎恩如是说。的确,高中学生要想突破“见解平庸、思路平常、语言平淡”的写作瓶颈,可以尝试运用一些思维方法使作文“思想深刻”。下面笔者就结合实例具体谈谈在议论类文章中如何向思想更深处“漫溯”。
“透过现象看本质”——立意要深刻
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有诗句类、故事类、言论类等,在对故事类材料进行审题立意时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有“轿夫穿新鞋”这样一则材料: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身不敢忘。”
这则材料是故事中套故事:整体上说的是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说事,新御史心领神会;局部说的是轿夫的事。那么,御史“终身不敢忘”的是什么?王廷相用轿夫的事,告诫新御史们:要防微杜渐,要善始善终,始终洁身自好难能可贵,过而能改诚可贵…… 如果没有弄清材料中两件事的关系,脱离整体而只着眼于局部,就容易立意为:“踏实干好平凡的事”“舍己为人”“严以律己”“细节决定成败”等,这般单从轿夫角度的解读就不够准确。所以,审读故事类材料一定要有整体制约局部的观念,这样才能透过引喻与警示,深刻洞察小故事中所寓含的大道理。这个立意的过程,运用的就是由表及里、以小见大、探因析果、由近及远的透视思维之法。
“揭示事物内在逻辑关系”——运思要深刻
运思,是指思路的运转。运思深刻,要求主体部分几个层次之间要构建缜密的逻辑关系,像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对比关系、并列关系、条件关系等。这诸多的层次关系更需要借助灵活的思维方法来构建:
(一)发散思维→并列关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