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50字。
古诗词鉴赏专题
整理:lydiyi
深圳4月调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 韦应物
楚塞故人稀,相逢本不期。
犹存袖里字,忽怪鬓中丝。
客舍盈樽酒,江行满箧诗。
更能连骑出,还似洛桥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故人稀”点出诗人的处境,暗寓人事的变迁,以淡淡的悲伤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B. 诗人的衣袖里仍保存着友人写的文字,这一细节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情意的珍惜重视。
C. 第四句将眼前人与昔日印象相比照,由此引起内心的波动,反映诗人对友人的关爱。
D. 颈联用两个典型的画面,表现诗人与友人客舍对饮的畅快淋漓,江行唱和的兴致盎然。
E. 整首诗意象绚丽丰富,风格飘逸豪放,在多个场景的切换中表现了情感的起伏变化。
15. 这首诗的尾联笔法灵活,意蕴丰富,请你对此加以赏析。(6分)
14.【参考答案】AE
15. (6 分)【参考答案】①结句不结情,诗情更深化(推进喜悦之情)。“更”句表示两
人除偶遇之外,还能并辔同游,这是更大的快乐;“还”句表示仍然能像以前在洛桥一样,
将愉悦之情又推进了一层。②打通时(今昔)空(扬州、洛桥),巧妙拓展意境。(也可答
“虚实结合”)现在的连骑共行让人想起当年在洛桥并辔同游的情景,现在与过去的场景相
重叠,写出作者与故友相聚的喜悦。③留白式结尾,拓展诗的想象空间。还跟当年在洛桥时
一样,当年的经历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
(写出一点得3 分,其中结论句2 分,分析句1 分。总分6 分)
肇庆三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
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
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
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
一到扶桑恨未能。
【注】平甫:王安国的字,安国为安石长弟。指镇江的金山寺。西兴:浙江杭州萧山西兴镇,范蠡曾筑城于此,吴越曾在此鏖战。扶桑: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树,又传说为东方海中的古国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第一句起笔横空而来,句中“天末”、“海门”、“横”等词营造了宏阔的画面。
B.第二句视线拉近,描写眼前景物,以“沙岸”与“西兴”相比,大大丰富了诗意。
C.第三、四句写夜色中金山的所见所闻,作者在描写中极力表现了市井夜景的凄凉。
D.前六句诗,作者以时间为序,写了由黄昏到初夜再到深夜的过程,章法井然有序。
E.第七、八句运用典故,含蓄抒发了诗人决意抛弃世间一切、遨游于神仙世界的出世想法。
15.这首诗中间两联写景颇为精妙,请简要分析。(6分)
14. C E (C项夜景的凄凉,错误,是清幽中透着繁华的夜景。E项抒发情感错误。诗人想飘然出世却“恨不能”,此诗是王安石早期作品,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具有积极用世的精神,不会离开现实社会,诗人向亲友表露的就是这种坚毅的政治家的胸怀。)
15.[参考答案] (1)视听结合。颔联前句写悠扬的笛声,是写听觉;后句写闪烁的灯光,是写视觉。有声有色,生动地描绘出江上清丽的夜景。(3分)(2)巧用比喻或动静结合。颈联“金破碎”写出松林间斑驳的月光,“雪崩腾”则写江间白浪腾涌,一动一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高旷明丽的山月江水图。(3分)(第2点答出比喻或动静结合二者其一,有具体分析可给3分)
佛山二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雨过偶书①
王安石
需然②甘泽洗尘襄,南亩东郊共慰颜。地望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