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道小题,约15000字。

  铜仁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半期考试
  语 文 试 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现在的人本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而根本不知道它原来是中国文化的“土特产”。在中国文化中,西周以来就奠定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而西方在公元以后奠定的是以神为本的文化,直至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才高举起人本主义的旗帜,启发人不要做神的奴隶,要做人自己。它的思想来源之一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而更重要的来源是16世纪以后传教士们从中国传回去的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文文化。
  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重点就在于人不是听外在的力量、命运主宰的,不是神的奴隶,而是要靠自身德行的提升。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决定人的命运的根本因素,是人自己的德行,是以“德”为本,而不是靠外在的“天命”。
  中国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大学》的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第一个“明”是发扬光大,第二个“明”是形容这个德是光明正大的。每个人都有明德,我们要把它发扬出来。《大学》还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中间,修身是关键,所以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自我德行的完善和提升,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认识上,更重要的是要在行动上、实践上提升自己。
  为了不断提升自我的德行,就必须防止物欲的引诱和腐蚀,人不能成为物的奴隶。先秦末期的思想家荀子在书里记载了一句谚语:“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意思是说,君子能够控制和管理物,而小人会被物控制住。《管子•心术》亦云“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人如果放纵自己,对欲望无止境地追求,就会被物控制住,丧失自己的独立性、主体性、能动性,而成为物的奴隶。随着科技的发展,受“科技万能”思想的影响,人类喊出了“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为了满足贪欲,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改造异化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掠夺,这使人沦落为物欲的奴隶,也使人本主义逐渐被异化为人类要去主宰天地万物的“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文化中的第二个重要传统是“以天为则”。人绝对不能去做万物的主宰,相反,恰恰是要向天地万物学习,道法自然。天地有很多品德。我们看到天地从来没有因为喜欢不喜欢而舍弃一些东西,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也是光明普照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是这样地广大无私,包容万物。天地又是非常诚信的。《中庸》里讲“诚者,天之道也。”我们观察天的变化之道,看到春夏秋冬四时是没有差错的,这就是诚。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也就是说,人道是从天道学来的。天道是诚,所以我们人也要诚。很多人说中国的文化讲的是“天人合一”,其实更准确地说应当是“天人合德”,即人与天在德行上的一致。
  (节选自《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中国文化先于西方文化产生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西方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来源于                  
  古希腊文化,中国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是“土特产”,而非“舶来品”。
  B.西方传教士将中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带回欧洲,引发启蒙运动对神本主义的批判,启发  
  人们不做神的奴隶,而要做人自己。
  C.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德”为本,即决定人命运前途的根本因素不是外在力
  量,而是人自身德行的好坏。
  D. 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键,要想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取得成功,就
  必须要在思想上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的德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 一个人能控制和管理外物,不被外物所控制,不被物欲腐蚀,则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
  性、主体性、能动性的人,否则就会是物的奴隶,丧失自己的品德。
  B.天地包容万物不因喜好而偏私,四时有规律地更替不因喜好而偏废,这是天地无私和
  包容的体现,更是我们要学习的美好品德。
  C.中国文化里不仅强调人要注重自身内在品质的修养,还要“以天为则”,向天地万物
  学习,学习天地的广大无私和诚实守信。
  D.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本主义”演化到“人类中心主义”,科技万能,人定胜天,
  人类将主宰天地万物。
  3.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是以神为本,与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区别。
  B. 中国文化特别注重修身,真正的君子就应该自我约束,与万物都要保持距离,划清
  界限,警惕物欲的腐蚀,只有向内的管住自己,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C. 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德”,即人要向天地万物学习天道的诚信与无私、包容,要
  尊重事物本然状态,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
  D. “人类中心主义”则主张人决定一切,自然万物都要听从人的主宰;“以人为本”
  主张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道法自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天的等待
  海明威
  我们还睡在床上的时候,他走进屋来关上窗户,我就看出他像是病了。他浑身哆嗦,脸色煞白,走起路来慢吞吞,似乎动一动都痛。 
  “怎么啦,沙茨?”
  “我头痛。”
  “你最好回到床上去。”
  “不,没事儿。” 
  等我下楼来,他已经穿好衣服,坐在火炉边,一看就是个病得不轻,可怜巴巴的九岁男孩。我把手搁在他脑门上,就知道他在发烧。 
  “你上楼去睡觉吧,”我说,“你病了。”
  “我没事儿。”他说。 
  医生来了,他给孩子量了量体温。 
  “几度?”我问他。
  “一百零二度。” 
  在楼下,医生留下三种药,是三种不同颜色的药丸,还吩咐了服用方法。一种是退热的,另一种是泻药,第三种是控制酸的。他解释说,流感的病菌只能存在于酸性状态中。他似乎对流感无所不知,还说只要体温不高过一百零四度就不用担心。这是轻度流感,假如不并发肺炎就没有危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