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12060字。
2017 学年第二学期温州九校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命题:瑞安中学审题:温州二中
考生须知:
1.本卷共6 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嫉妒(jí) 攥紧(zhuài) 眼镜框(kuàng) 萎靡不振(mǐ)
B.孱头(càn) 憎恶(zēng) 撇不开(piě) 前仆后继(pū)
C.蹩脚(bié) 媲美(pì) 蹬三轮(dēng) 一哄而散(hòng)
D.鬈曲(quán) 肚脐(jǐ) 电线杆(gān) 心旌摇曳(jīng)
2.下列字形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原型 威慑 瞋目 饥肠辘辘
B.自诩 凑和 平添 重蹈覆辙
C.赊账 国粹 亦或 残羹冷炙
D.意蕴 拖沓 砥砺 故弄悬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3-4 题。(5 分)
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甲】它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它超越不出文化传统。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乙】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民族如何能存在?一个社会如何能稳定?一个国家如何能巩固?
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丙】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挥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3.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至B.积淀C.必须D.一挥而就
4.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B.乙C 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据报道,4 月1日,以西湖高等研究院为前身的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而能否切实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将是西湖大学办学的关键所在。
B.《无问西东》讲述了不同年代的几位年轻人遭受最严酷的考验但均做出了相似的选择,他们抵抗世俗恶意,听从内心,坚持探索,爱自己所爱。
C.“限塑令”虽然刚出台时,多多少少发挥了作用,但近年在快递包装、快餐订单剧增的挑战下,塑料餐盒、塑料袋等塑料制品的消耗量反而迅速上升。
D.今年以来,区块链、虚拟货币等关键词的热度已超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不过,随着虚拟货币的热捧,虚拟货币平台“跑路”的消息也开始呈刷屏趋势。
6.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和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人皆得以隶.使之
A.北虽貌敬B.越国以鄙远C.间至赵矣D.常以身翼蔽沛公
7.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予羁縻不得还
A.不能容于远近B.以其无礼于晋C.臣诚恐见欺于王D.吾属今为之虏矣
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行李之往来 夫晋,何厌之有
B.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入前为寿
D.间以诗记所遭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益,怎敢拿此事来麻烦您。
B.其辱人践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他们可耻的人格,下贱的行为,再看看这五个人的死,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
C.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