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8道小题,约11210字。

  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语文
  I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     ▲      ,而是托物寄语,借用     ▲      的观念化形象,寄托人们对关好生活的向往。质朴怪诞、率真至美的剪纸     ▲      ,来源于原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民间审关观念;来自于中国的本原哲学和世界观,更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A.平铺直叙一脉相承形象 B.平铺直叙约定俗成造型
  C.平易近人一脉相承造型 D.平易近人约定俗成形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今年2月份CPI同比涨幅之所以扩大,主要是春节因素和同比基数较低,春节效应带动了消费增长,去年2月份CPI涨幅同比基数较低。
  B.芒果为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含有糖、蛋白质、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其中前体胡萝卜素成分特别高,是所有水果中没有的。
  C.以“孝”为核心要素的中国家庭伦理,不仅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根脉,而且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气质。
  D.北宋后期,宋微宗赵佶对书画的痴迷和身体力行的推动,花鸟画以院体为主流进一步向工笔写实方向发展,工笔花鸟画达到巅峰。
  3.所用修辞与其它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多长一岁只是加重我们头上的枷,加紧脚胫上的链,我们何尝不羡都小猫追自己的尾巴,但我们的枷,我们的链永远是制定我们行动的上司!(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B.高女人抬起被折磨得如同一片皱巴巴的枯叶般的瘦脸,好像忽然明白了截缝老婆的话,眼里闪出一股嘲讽、倔强、傲岸的光芒。(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C.歌声好似被鞭梢越沟撩过来,抑或是被风断断续续扔过来,满地是无边的黄土壑,昏黄的夕阳浮在黄土上,满地好似涂着秦汉边卒那风干的血。(马步升《绝地之音》)
  D.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汪曾祺《鉴贫家》)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真正的朋友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就像理想的父母对子女的爱不以子女的外表和社会地位为转移,     ▲      伊壁鸠鲁分析了我们内心的需要以后,指出: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发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能提供的。
  ①否则他们会对我们视而不见
  ②更重要的动机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
  ③所以子女身穿旧衣服、承认今年没赚多少钱,都不会于心不安
  ④我们追求发财最大的目的可能是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
  ⑤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修生活的渴望
  A.②①⑤③④     B.⑤②④①③      C.③⑤②④①     D.⑤③④②①
  5.对下列的材料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吾之一身,常有少不同壮,壮不同老;吾之身后,焉有子能肖父,孙能肖祖?如此期,必属妄想,所可尽者,惟留好样与儿孙而已。
  A.时移世殊,榜样长留。
  B.今不同古,少不同老。
  C.顺时而变,与时俱进。
  D.后世可期,明朝更佳。
  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病:缺陷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廉:少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与:朋友
  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已:太,甚
  B.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见:同“现”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之                腆:厚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弊:疲困
  行成于思毁于随                    行:德行
  C.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捐:舍弃
  上规姒嫩,浑浑无涯                规:效法
  踵常途之促促                      题:跟随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        以:率领
  D.揖西山之白云                      揖:引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适:适宜
  绝类离伦                          绝:超出
  孰云多而不扬                      扬:选拔
  7.下列选项中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写出遭遇的天壤之别。
  B.“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李商隐《安定城楼》》诗人触景生情:登最高之楼,望最远之,高瞻远瞩,气象万千,且总领后文的无穷感慨。
  C.“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客至》诗人高声恳请邻翁共饮作陪,看似与“客至”无,实是烘托老友相逢酒兴之高,情意之浓烈。
  D.“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借齐景公在牛山为百年之后离开世界坠泪的典故,写出人生虽短当奋发有为的积极心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