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14830字。
湖南省衡阳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言,“创造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但也可能是最后一个。”人工智能的正向作用有目共睹,但它将使人类遭遇怎样的伦理困
境?人工智能是福是祸?
变革总是充满争议的。人类不断造物的漫漫历中,每一项变革性技术的问世,总会引发人们一轮又一轮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不是技术,而是由此可能带来的未知风险和伦理困境。这是必要的,它反映了人对自身性质、地位、价值的严肃思考。
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它的发展必须有伦理的介入和匡正。但是,对于技术,过度期待不可行,深度忧虑亦不可取。技术本身无善恶,这把双刃剑指何方取决于人类自身。人的大脑是一个通用的智能系统,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与之相比.当前人工智能仍很“稚嫩”,能理解人类的情感文化,拥有智慧、情商,会推理、“算计”的强人工智能尚只存在于银幕中的虚构世界里。如果因为前方可能存在危险,就停止向前探索的步伐.人类不可能拥有如此丰富多元的今天,也无法创造出更多可能性的明天。
但是。现代科技的不可逆性,也警示我们不能随便拿人类的命运冒险。在人工智能的推
进中要注入人文理性。坚持“科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伦理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等学术各界和社会公众都要积极参与其中。而为了防止技术被某些利益团体利用或造成新的社会不公.除了强调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遵守道德义务外,政府的管控、法律的约束不能缺位。要让技术的发展始终在一个社会开放的空间中进行,防止黑箱操作。
人类制造工具,而工具让我们走得更远。人工智能初显的应用前景令人欢欣鼓舞。它的
长远化应用,将是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爆点。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再工业
化”战略。还是我国十九大报告部署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都反映出各国对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视。毕竟,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谁抢占先机。谁就能获得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动权。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越向前发展,人类面临的伦理问题也会越尖锐。但是,技术应用有禁区。科学探索无止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应重视相关伦理问题的思考研究,但未雨
绸缪的同时要避免过度敏感。播种善因、规避恶意,才是更加理性的作为。面对人工智能发
展道路上接踵而来的问题、挑战,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把控好技术发展的方向让它造福
人类、造福自然。
(摘编自马丽霞《AI①探索虽无止境,但应用有禁区》)
注:①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英文缩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变革性技术带来的关于未知风险和伦理困境的争论是必要的,这反映了人对自身性
质、地位、价值的严肃思考。
B.在银幕中的虚构世界里出现的强人工智能在目前尚不存在,但只要人工智能继续向前
发展,强人工智能就会出现。
C-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要有伦理的介入和匡正,因为它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D.人工智能只是人类制造的工具,所以无论它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会服务于人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享章第一段用霍金的话引出了论题“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
使人类遭遇伦理困境”。
B•文章第五段通过举例,论述了各国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的原因是谁抢占了人工智能的
先机,谁就能获得主动权。
C•作者从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变和现代科技的不可逆性两个方面分析得
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有伦理的介人和匡正,还要注入人文理性。
D•文章围绕“人工智能”这个中心论题,开篇提出问题,然后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论
证,最后得出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技术本无善恶,所以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是福还是祸,取决于人类自己如何开发和
利用。
B•人工智能将掌控人类未来的生活,甚至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实力,它受到了各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河之女
铁凝
我是来这里寻找山桃花的。二十年前一位老乡就告诉过我:“看山挑开花,那得等清明。”于是我记住了清明,脑子里常浮现着一个山桃的世界。那是一山的火吧。一山的粉红吧?
我决定不再耽误第二十个清明。于是,我踏着今年的节令来到这里,却没有看见山桃开
花。我坚信自己总能看见山桃花。
每天当晨光洒遍这山和谷时,我使沿一条绕山的河走起来,这河便是绕山而行的拒马河。这河不知到底绕过了多少山的阻拦,谢绝了多少山的挽留,只在一路欢唱向前。它唱得欢乐而坚韧,不达目的决不回头。
一条散漫的河,一条多弯的河。每过一个弯,你眼前都是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