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0道题,约10320个字。

  金华市金东区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全卷共四大题,20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考生个人信息。
  一、知识积累(18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迎接一个迷人的春天(节选)
  艾青

  (1)诗中加点字“即”的正确读音是………………………………………………(▲)
  A.jí B.jì
  (2)填入诗中①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资 B.滋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ùn)▲育 泥(nìng)▲
  2.诗文默写。(10分)
  经典诗文,常常借物寄情。“秋风萧瑟,⑴▲”,曹操借大海表达宏伟的抱负;“晴空一鹤排云上,⑵▲”,刘禹锡借秋天表达了自己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⑶▲”周敦颐借莲表现了自己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⑷▲,只有香如故”,陆游借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
  经典诗文,常常蕴含人生情思。《论语•子罕》中的“⑸▲,
  ▲”表达了孔子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李白《行路难》中的
  “⑹▲,▲”给遇到挫折、受到打击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们一种信心、一份勇气、一股力量;还有“⑺▲,▲”流露出作者难忘故园、思亲怀人的情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B.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C.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D.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
  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C. 古代的年龄一般用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不惑”指四十,“知天命”指五十,“耳顺”指七十。
  D. 古代语言的文明和礼貌不仅表现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也体现在家庭中。家庭中,称呼自己一方亲属,如家父、家君等;称呼对方亲属,如尊君、令郎等。
  二、阅读欣赏(44分)
  (一)阅读名著,完成5~6题。(6分)
  5.《西游记》中孙悟空结交某些神仙朋友的方式,可以说是“不打不相识”。请根据下列内容,分别选出相应的神仙。(3分)
  ⑴(▲)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庙宇哄我。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可怪!可怪!”
  ⑵(▲)笑道:“我把你这个泼猴!你瞒谁哩?你倒在我观里,把我人参果树打倒,你连夜走在此间,还不招认,遮饰甚么?不要走!趁早去还我树来!”
  ⑶(▲)奏到:“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锻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
  A. 镇元大仙 B. 二郎神 C. 哪吒三太子 D.太上老君
  6.围绕某个专题进行探究式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本次阅读活动的专题是“爱与憎”,请你选取下面书籍中的人物,结合人物经历具体谈一谈你对作者的“爱与憎”的理解,或对作品中人物“爱与憎”的理解。(3分)
  A.《朝花夕拾》中的阿长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C.《水浒》中的鲁智深 D.《简•爱》中的简•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