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8840字。

  2018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有很多好故事,需要作家去挖掘和表现,作家的写作资源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我们不间断地翻译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中国读者阅读优秀作品的世界同步性增强了。与之带来的效应就是,中国作家在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营养的同时,也能积极参照自身的悠久历史文化,这能激发、激活作家们更多的创造性,作家们也写出了更多的好作品。因此,也有了更多的文化自信。
  在以往以西方为主导的文学评价体系中,也开始出现以中国人的眼光来评价世界文学的尝试了。从2001年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每年都邀请专家、学者、作家组成评委会,来评选新世纪最佳外国小说,给出了中国人评判当代世界文学的标准。他们建立了严格的评审机制,连续十多年,评选颁发“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这个奖所颁发的世界各国作家中,有的如勒•克莱其奥,后来也很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中国的世界文学奖项有眼光,很专业,受到了一些外国重要诗人和作家的关注和赞许。事实证明,没有文化自信所带来的文学眼光,这种奖项的设立是不会成功的。
  这些年,中国作协和地方作协也深入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通过国际作家写作营、国际作家写作计划等活动,深度开展国际作家交流。在广泛的、与世界各个语种的作家诗人的交流中,中国作家以自身的魅力成了世界了解中国人心灵和文化的重要桥梁。中国当代作家在交流中,也激发出对自身文学和文化的自信。
  近年来,中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安徒生文学奖、雨果文学奖、入围国际布克奖也说明,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已经建立了对话,继伟大的中国古代文学之后,中国当代文学也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评价和研究体系,这也使得中国作家进一步有了信心。中国当代文学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这样的成就,跟我们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也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作家继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像老树上生出的新枝,他们既受到了中国本土的文学、文化的滋养,另一方面,他们跟世界文学也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化的时代里,各个国家、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之间,都会互相的激荡和影响。
  我们正处于一个由中国深度参与和引领新全球化的时代。作家既要放眼全球,又要身入、心入、情入人民。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人民认可的好作品。可以说,文化自信和创新发展相辅相成,对作家来说,以这两点为双翼,就可以更好地在文学的天空中飞翔。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球化时代,作家只需不断地挖掘,就能扩展写作资源。
  B. 不间断地翻译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激发、激活了中国作家更多的创造性。
  C. 中国当代作家通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展示自身魅力,激发对自身文学和文化的自信。
  D. 文学评价体系历来以西方为主,人们一直以西方的眼光评价世界文学。
  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读者阅读优秀作品的世界同步性增强,论证了世界文学给中国文学提供了养料。
  B. 中国的世界文学奖项受到关注和赞许,是源于文学眼光和文化自信。
  C. 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和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滋养和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D. 在中国深度参与和引领全球化时代,中国人已经完全以自己的眼光来评价世界文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营养,参照自身的悠久历史文化,才能有更多的文化自信。
  B. 因为各种优秀文化之间相互激荡和影响,所以中国文学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评价和研究体系。
  C. 与世界文学的交流,促使中国当代文学不断取得成就。
  D. 以文化自信和创新发展为双翼,作家就可以在文学的天空中飞翔。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说法太绝对,原文是“在新的全球化时代,有很多好故事,需要作家去挖掘和表现,作家的写作资源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B曲解文意,强加因果。原文是“我们不间断地翻译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中国读者阅读优秀作品的世界同步性增强了。与之带来的效应就是,中国作家在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营养的同时,也能积极参照自身的悠久历史文化,这能激发、激活作家们更多的创造性,作家们也写出了更多的好作品”。D说法太绝对,原文是“在以往以西方为主导的文学评价体系中,也开始出现以中国人的眼光来评价世界文学的尝试了”。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D项曲解文意,“中国人已经完全以自己的眼光来评价世界文学”错,原文是“我们正处于一个由中国深度参与和引领新全球化的时代。作家既要放眼全球,又要身入、心入、情入人民”。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B项因果倒置,原文集中在倒数第二段“近年来,中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安徒生文学奖、雨果文学奖、入围国际布克奖也说明,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已经建立了对话,继伟大的中国古代文学之后,中国当代文学也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评价和研究体系,这也使得中国作家进一步有了信心。……在全球化的时代里,各个国家、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之间,都会互相的激荡和影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草木恩典
  李丹崖
  草的香,似乎只有在两个时间可以闻出来。
  一是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的时候,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被镰刀、被车轮,割断、碾压,散发出奇特的生命的香,这香味,让人觉得有一种拿生命才换得来的美。我小时候喂过牛,给牛铡过草,当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铡刀下,我奋力挥动胳膊,向下一压,咔嚓,草被斩成了两段,旋即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我追求这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是具有动物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