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小题,约9720字。

  通州区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18年5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班级和学校。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沟通南北交流的纽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积极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文化自信的表现。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下面是中国大运河的介绍与流经线路图,阅读后,完成(1)—(3)题。(共5分)
  几乎流经半个中国的大运河早已成为中华文脉的象征,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大运河横贯南北,连接8省35座城市和大量乡村,拥有京津、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等不同地域文化形态,以及园林文化、戏曲文化、工艺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众多文化类别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就是要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并创造优秀的新运河文化,使中国大运河成为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大长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与文中加点字“几”与“曲”读音相同的两项分别是     和      。(填序号)(2分)
  ①寥寥无几 ②窗明几净 ③曾几何时  ④异曲同工 ⑤是非曲直 ⑥曲径通幽
  (2)结合“中国大运河流经路线图”,判断文段画曲线句中运用有误的一个词语是    。(1分)
  (3)下面比喻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填序号)(2分)
  【甲】大运河就像一条金色丝线,将一颗颗璀璨的中华文化明珠串联起来!
  【乙】大运河就像一位矍铄老者,见证着千百年来的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2.请依据图片内容和所给提示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
  【提示】
  京杭大运河开凿于公元前486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享誉世界的劳动人民的杰作,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
  燃灯塔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塔身以上为十三层密檐,第十三层正南面有砖刻碑记“万古流芳”。它是通州的标志,古时候从南方来的漕运船只,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塔尖,就知道通州已在眼前了。
  上联:大运河千帆竞渡,            ,享誉世界
  下联:燃灯塔        ,彰显通州神韵,万古流芳
  3.下面是同学们参观通惠河玉河遗址时摘录的文字,阅读后,完成(1)—(2)题。(共4分)
  通惠河是由郭守敬主持修建的漕运河道。至元二十九年开工,元世祖将此河命名为“通惠河”。通惠河开通后,行船漕运可以到达积水潭。在元朝中后期,这里商船聚集,每年最多有二三百万石粮食从南方经通惠河运到大都。这条河道在明朝和清朝得到维护,一直沿用到20世纪初叶。                       通惠河的源头在昌平县城东南,那里有一座龙山。龙山风景秀丽,绿树成荫,现存两处古迹,均已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对游人开放。
  (1)对“(公元1292年)”所在位置和加点字笔顺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开工       “北”的第四笔是“丿”
  B.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开工       “北”的第四笔是“乚”
  C.至元二十九年开工(公元1292年)       “北”的第四笔是“丿”
  D.至元二十九年开工(公元1292年)       “北”的第四笔是“乚”
  (2)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两个单句组合成一句话,放入到文段中的横线处。(2分)
  ①通惠河是北京著名的风景游览区。
  ②通惠河是北京的一条经济命脉。
  答:         
  4.下面是“墨洒通州,情系运河”书法艺术展示活动中的一幅作品,对这幅作品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