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10210字。

  太原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评(期中)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上午 10:00——12:00)
  说明: 本试卷为闭卷笔答, 答题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00 分
  注: 按要求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到下面的答题栏内。
  题号 1 2 3 4 8 9 10 12 15 16 17
  分值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2 分
  答案
  第 I 卷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2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 分, 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3 题。
  思想纵横: 新时代, 心态也应强起来
  总体来看, 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正变得越来越理智成熟、 开放多元、 积极主动, 并且更加具有世界意识。 但也不可否认, 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良社会情绪。 比如, 自卑自馁情绪有之, 牢骚太盛情绪有之, 懈怠散漫情绪亦有之。 这些社会心态虽不是主流, 却会对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产生消极影响。 如不及时修复, 不仅会伤及个人幸福生活, 还会影响整个社会心态, 甚至会阻滞社会主义现代化脚步。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社会心态必须强起来。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社会成员情绪基调、 社会共识和价值观的总和, 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与其发展实际密切相关, 是时代的“ 晴雨表” “ 风向标” ; 它同时会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甚至影响整个国家发展大局。 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个人、 社会、 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 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 用短短几十年时间从“ 饥寒交迫” 变为总体小康、 从“ 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世界边缘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现在正阔步走在“ 强起来” 的大路上。 在这个“强起来” 的新时代, 应当有与之匹配的社会心态。
  心态强起来应增强自尊自信。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尊自信的民族, 自尊自信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 新时代, 自尊自信源于深入了解“ 我们从哪里来” “ 我们走向何方” 。它要求我们既不妄自菲薄, 看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 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拒绝照抄照搬别国发展模式; 也不妄自尊大, 拒绝其他文明优秀成果。 只有清醒认识我国历史走向、 准确定位我国历史方位, 才能更加自尊自信。只有不断增强自尊自信, 才能更加敢于正视自身不足、 敢于承认别人长处, 进而取长补短,更好迈向伟大复兴。
  心态强起来应更加理性平和。 理性平和就是冷静全面看待事物, 不为不良情绪所左右;就是辩证客观分析问题, 不偏激也不片面; 就是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新时代, 理性平和认识当代中国、 看待外部世界, 要求我们清醒认识、 坚定信心, 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 , 同时牢牢把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变” ;科学把握强国建设是“长期进行时” , 积极应对“ 四大挑战” 、 克服“ 四种危险” 。 理性平和, 才能拨云见日抓住本质, 才能去蔽除障获得真知, 从而不断超越自我、 取得成功。
  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 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 新时代, 心态强起来才能更好服务于强国建设, 才能更加专注奋发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从全文看, 自尊自信、 理性平和、 专注奋发是心态强起来的有效保证。
  B.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
  C.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
  D.理性平和就是冷静全面地看待问题, 辩证客观地分析问题, 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重在运用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逻辑清晰严密。
  B.首段提出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的两种情况尤其是不良情绪后, 提出针对性的观点。
  C.二、 三段先阐述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的重要性, 然后提出新时代要有与之匹配的社会心态。
  D.四、 五段从“ 新时代” 的发展要求出发, 论述了使心态强起来的两点建议, 论证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社会心态是时代的“ 晴雨表” “ 风向标” , 它能反映一个国家国情的现实性。
  B.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等“ 软实力” 的强大也是衡量新中国日益“ 强起来” 的显著标志。
  C.《 拿来主义》 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提醒我们对待外来文化要有包容的心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4~7 题。
  刀势画
  王斌
  那洛阳在清末民初, 就是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商业中心。 1920 年, 吴佩孚进驻洛阳, 洛阳遂成河南省会, 军政要员云集, 人口猛增。 1932 年, 国民政府迁都洛阳后, 又刺激了商业的发展。 抗战爆发开封沦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