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3280字。
吴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中期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基础卷)
命题: 审题:冯海军
一、现代文阅读(37)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其中就包括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节日久经沧桑传延至今,不仅有着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而且蕴藏着历代民众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精华。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的值得弘扬的优秀民族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
②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天地之间人为贵,以人为中心,人是主导,人追求与万物的和谐,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基调。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之中,人始终是节日的主体。节庆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满足人的需要、和谐天人关系、展示人的才艺、进行人际 交往为主的。
③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对自己的祖先历来有着异常浓厚的感情,《礼记》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孝悌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并由此推及尊老爱幼等。慎终追远的情怀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根脉,每逢佳节都要虔诚地祭祀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和怀念。
④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具有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它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节庆文化中也有突出的显现。中国传统节日是人们展示勤劳智慧、聪明才艺的最佳时机。
⑤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是个重理智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坚持正义的的民族气节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不少节日是与民族气节和爱国传统相关联的,尤以清明节和端午节为代表。
⑥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和”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团结和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节日便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生活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节日中的各项娱乐活动、人际交往、饮食安排等都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⑦正是由于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如此深厚的民族精神,所以,其传承民族血脉、提升民族精神的价值,强化民族文化记忆、心理认同的价值,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价值,激发与释放情感、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难以替代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B.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多彩的娱乐形式和民间礼仪,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C.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在节庆文化中展示勤劳智慧、聪明才艺的最佳时机。
D.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民族精神、传统美德、民族心理 、爱国情怀等,作用巨大。
2. 下列关于“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民族精神”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春节全家人守岁吃团圆饭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 端午节赛龙舟活动体现了传统文化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
C. 清明节祭扫先人坟墓的传统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情怀的体现。
D. 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诞生的寒食节是坚持正义的民族气节的体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始终是人,活动内容以满足人的需求、展现人的才艺、进行人际交往、和谐天人关系为主。
B. 为了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生活节律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各种节日。
C. 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提升民族精神、强化民族心理认同、维系民族团结、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
D.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民族精神、民族心理、传统美德等方面,阐述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人 生 的 考 题
李建
若干年前,我所在的公司招聘事务员,要求是法律专业毕业,负责公司内部法律文书的起草以及处理公司对外的各种经济纠纷。招聘启事通过人才市场发布后,收到了很多应聘人员的简历。
一天下午,天气很热,一位年轻小伙子大汗淋漓地赶到公司面试。老板看过他的简历后很满意,因为他要的薪水很低,而且又是法律专业一本毕业的高材生。
小伙子说,他家里很穷,上大学已经把家底掏空了,还借了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