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11470个字。
2018年三明市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Yuxingjiaoyu整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诗经窑蒹葭》)
(2)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5)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6)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7)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8)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窑潼关怀古》)
(9)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窑子张》)
(10)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11)《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昆虫记》是英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
B.《藤”先生》《社戏》《故乡》均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D.”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严”则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最近,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满屏甲(A.喧嚣B.喧腾)浮躁的泛娱乐化包围中乙(A.一鸣惊人B.脱颖而出)。此档栏目,和(A.héB.hè)诗以歌,让诗文与音乐“金风玉露一相逢”,将传统经典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为古雅的字句注入时尚新鲜的旋律血液。在音乐竞演节目大行其道、传统文化节目屡遇瓶颈之时,这种结合的尝试无疑是一次颇具巧思的突破。传统文化因与时俱进的创意融入,发挥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当某些传统文化走入困境,陷入迷wǎng于(A.惘B.罔),我们不必束手无策,只需要一双创意的翅膀,便能飞跃阻挡的高墙,奔向新的远方。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处_________②处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传统文化因与时俱进的创意融入,发挥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4~5题。(5分)
饮酒(其五)陶(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无车马喧”暗指没有世俗功利的交往,没有繁琐的官场应酬。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暮色中飞鸟结伴而还的情景。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从大自然领悟到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