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8590字。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 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 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一、(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 (7分)
爬山虎的枝叶间,时常可以看到蜻蜓晶莹的翅膀在叶梢闪烁;还有不知名的小甲虫,背着黑红相间的甲壳,不慌不忙在 的jīnɡ 须上散步;也有壁虎悄悄出没,那银灰色的腹部在绿叶间一 而过,犹如神mì 的闪电。对这些自由生灵们来说,这墙上绿荫,就是它们辽阔浩瀚的原野山林。
⑴加点字“烁”“壳”“没”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3分)
A.lè ké méi B.shuò qiào mò
C.shuò ké mò D.lè qiào méi
⑵填入文中横线上正确的汉字是( )(2分)
A.胫 密 B.胫 秘
C.茎 密 D.茎 秘
⑶填入文中 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晃动 闪 B.摇动 晃
C.晃动 晃 D.摇动 闪
2.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⑴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⑵ ,云归而岩穴瞑。(欧阳修《醉翁亭记》)
⑶失意,是人生路上一道别样的风景。许多人失意却并不失落。刘禹锡失意,以“ ,病树前头万木春”昭示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李白失意,以“ ,直挂云帆济沧海”宣告终有一日会乘风破浪实现理想。
⑷现代社会,互联网极大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所说的“海内存知己, ”已变为现实。所以,家信这一传统的联络方式便日渐退出了生活的舞台,杜甫若在世,他《春望》中的名句“ ,家书抵万金”就得改写了。
3.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8分)
⑴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中描写的第一次有组织的反抗斗争,其特点是一个“智”,凭借智慧劫取了送给蔡京的生日寿礼。
B.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C.“谏”是古代用于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社稷”是指国家,“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布衣”是指贫民,因为他们都没有官职,只能穿布衣服。
D.《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了,张乡绅来笼络范进,说“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桑梓”一词代称家乡。
⑵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有一个形成过程,其思想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人物思想性格的变化过程。(5分)
A.祥子(《骆驼祥子》) B.林冲(《水浒》)
4.综合性学习。(9分)
九年级某班以“让朗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⑴看完第一期《朗读者》后,有位同学写了一篇观后感,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画线的A、B两句都有语病,请你帮助他修改。(2分)
《朗读者》既满足了人们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A.又引导公众培养欣赏水平和审美水平,B.做到了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这样的节目给我们带来了精神快感,鼓励大家把朗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让优秀文化沉淀人心,让现代人活得更精彩、更滋润!
⑵下面是学校语文组针对三个年级的同学所进行的抽样调查,请你把表格中的信息转换为文字。(3分)
年级 每天大声朗读 有计划读书 认为朗读有意义
七 80% 15% 85%
八 60% 20% 79%
九 40% 25% 88%
⑶《朗读者》第一期的话题是“遇见”,主持人董卿的开场词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
“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初见时欢喜的遇见。
“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
“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没有想过和别的人结婚。”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请你仿照这段开场词,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也来诠释“遇见”。(写出两句即可)(4分)
二、(27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12题。
(一)敲门
朱成玉
①十年前,很冷的一个冬天的傍晚。
②飘泊在外的阿明又一次失业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