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3620字。
綦江区高2018届5月预测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小题。
网络剧相较于电视剧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注重用户体验。 有人预见不久的将来, 网络剧的受众不仅能通过评论、 弹幕交流, 还可以利用网络调查问卷实现与创作者的互动, 甚至影响 故事走向和人物命运的设计。 而实现这一愿望的重要途径就是已在欧美日韩等电视剧产业发 达国家成为主流的“边拍边播”的周播模式。然而,几年过去了,我们好像只学到了皮毛, 未学到精髓。 当下的大部分国产网络剧虽然表面上采用国际流行的周播制, 但相较于国外秉 持的那种从拍摄、制作到播出一系列操作流程皆有别于日播的“周播”概念,中国的“周播 剧” 只在播出周期上做到了以周为单位上线新剧集。 很多创作者完全按照传统的电视剧思维 方式去创作,把作品拍成低配版的“电视剧” ,着实令人遗憾。
为什么要在网络剧中推广周播模式?以美国电视剧产业为例,一部美剧在正式播出前, 一般要先播出讲述整部剧人物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先导集, 然后播出平台凭借先导集的观众反 馈情况决定是否订购。 如果被订购, 创作者还要根据先导集播出时的调查数据分析受众的年 龄、 性别以及喜欢原因, 作为拍摄后面剧集时调整情节和风格的依据。 这样可以预防一次性 制作播出时遭遇收视率不理想、 投资血本无归的情况。 当然, 先导集获得好口碑不代表受众 一定会继续收看该剧。 在制作播出中了解受众的意见, 及时作出调整, 成了美剧生产环节中 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 “边拍边播” 还使剧目很难被盗版,无形中也保护了制片方的权益。
周播模式优点多, 为何偏偏中国网络剧玩不转?首先, 长期以来, 中国观众形成了每晚 连看两集电视剧的收视习惯, 一时间很难调整得过来。 其次, 在过于看重商业利益的浮躁氛 围影响下, 制片方一时间很难适应“周播”模式。以往一部二十多集的网络剧只需两三个月 即可完成拍摄制作。 但若按照周播模式, 则需要半年以上的周期, 投入产出比急速下降,想 要挣快钱的从业者根本没有那份耐心和情怀。 最后, 周播模式无形中缩短了剧本的创作周期, 创业者需根据制作机构搜集的网民意见以“星期”为单位完成每集的创作拍摄任务。 无论从 经验、 能力还是合作模式上, 国内现有的影视人才队伍要实现这种生产方式, 都需要一个学 习、磨合、提升的过程。
一些影视制作机构近两年仍在坚守,但更多地采取“边剪边播”的“曲线救国”模式, 试图在“拍完再播”和“边拍边播”之间走出一条结合国内网络剧客观情况的平衡之路。这种做法无疑为今后网络剧对周播模式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相信随着网络剧产业日趋成 熟, 更多积极借鉴国外周播剧模式的创新和互动元素、注重受众观赏体验的精品力作将涌现 出来。网络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周播模式,指日可待。
(摘编自龚禹霖《网络剧也需精耕细作》 ,有删改)
1. (改编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网络剧最大的优点是注重用户体验, 受众可以通过评论、 弹幕交流、网络调查问卷等方法与创作者互动,从而影响故事走向和人物命运的设计。
B. 当下国产网络剧虽然开始学习欧美日韩的“周播剧” ,但只学到了周播剧的外在,许多网络剧本身完全是用传统的思维创作的电视剧。
C. 中国网络剧玩不转周播模式, 与观众收视习惯难以调整、 从业者没有精耕细作的耐心和 情怀、创作者经验能力不足等不无关系。
D. 只要积极借鉴国外周播剧模式的创新和互动元素,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周播模式, 我们的 网络剧产业就可能会成熟起来。
2. (改编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一段引出问题,点明中国网络剧发展至今与当初的预想差距较大,令人遗憾。
B. 第二段,阐述网络剧推广国际流行的周播模式的原因及该模式的优点。
C. 第三段对中国网络剧, 文章先交代现状, 再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 最后提出努力方向。
D. 文章通过国内外网络剧制作流程方面的对比论述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具体的改进方案。
3. (改编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国产网络剧的周播模式发展得不顺利有很多因素, 我们可以积极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创 作新思路。
B. 只要改掉用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创作网络剧的惯常制作模式, 国产网络剧精品就会大量涌现出来。
C. 我们只要像美剧那样正式播出前先播出先导集, 根据先导集播出时的调查数据及时了解 受众的意见并作出相应调整,同时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改变,就可以避免收视率低的情况。
D. 国产网络剧的发展道阻且长, 只有借鉴国外周播剧模式剧模式的经验, 注重受众的观赏 体验,才能健康发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诗意的横峰
徐可
①“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宋人王观的这两句诗简直是为横峰而写。苏东坡的诗句也触及横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峰本名“兴安”,后因本地名山横峰而改为现名。但我固执地认为,横峰就是从古人的诗句中走出来的。
②横峰是江西省东北部的一个小县,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要冲。踏进横峰,我就疑心自己踏进了一个古老的时代。亭子上,梧桐畈,莲荷乡,上畈村,新篁乡,龙门畈,葛源村,枫林坞,月光洲……古色古香的地名,哪一个不带着唐诗宋词的意境?横峰的诗意,写在每一寸土地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