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00字。
让语言插上想象的翅膀
河北唐山滦南第二高级中学 白居易
古人作诗填词讲究做“眼”,有“眼”则活,无“眼”则死。现在学生写作文,不求有“眼”,也须有闪光点。所谓闪光点,是学生写作中显露出来的优美别致之处。它可以是一个巧妙的构思;可以是一个新颖的观点;也可以是一个精妙的句子,甚至一个词。作文有了闪光点也就有了灵气,读者眼睛会随之一亮、心弦也为之一动。但对于目前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在写作中要表现出这样的闪光点还有一些难度,原因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积累。即便有些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也注意了观察分析,但究竟如何积累,缺乏经验;而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因难有抓手,讲解往往也大而化之,笼统随意,效果不佳。
我以为,作文闪光点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在于语言,语言直接影响了作文的整体面貌,可惜,提升语言也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最头疼最难把握的问题。学生语言的贫乏,枯燥,缺乏文采是最突出的问题,究其根本,想象力的匮乏是一条主因。如何解决?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对此问题我作了深入思考和多方尝试,有了不少想法和操作经验。。
因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所以,想象力乃写作思维腾飞的翅膀,是人的创造力中最宝贵的品质。
一、 从模仿创造开始,让学生想象力起飞。
吕叔湘先生曾讲过,“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3500个常用字能组成无穷无尽的语言组合。学生习作往往不善于变化词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要让学生掌握这种技能技巧,模仿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实际上有许多知名作家和诗人都经历过模仿阶段。
先从名言警句说起。名言警句往往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它是进行语言模仿创新能力训练的基础。学生仿造的名句经常会在某些方面有着独到的认识。
有人根据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仿造:文不在长,创新则灵;人不在高,有志就行。
有人根据赵翼的《论诗绝句》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仿造:网络常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才几天。
有人根据但丁的名言“道德常常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仿造: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