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60字。
  《乡 愁》教学设计
                广州市骏景中学            杨凌芳     
教学设想:
《乡愁》是余光中一首有名的抒情诗,篇幅短小但意蕴丰富、情感真挚,很适合作为朗读教学的材料。由于本班广州本地学生较多,普通话水平较低,朗读能力较弱,希望通过学生的相互评价及教师的指导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能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
(重、难点);
2、通过评价、品析,培养学生的朗读、欣赏能力。
教      具:多媒体(PPT)
课    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课文: 
播放冰心的《纸船》(FLASH),然后提问:诗人叠纸船的用意何在?(用以寄托自己对母亲对祖国的无限相思之情)。远离亲人和朋友,远离了故乡,很自然地便会有一种思乡之感,别离的年代越是久远,乡愁越是浓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歌《乡愁》。
二、简介作者:
1、学生介绍作者。
2、(看屏幕)师抓要点介绍,感染学生。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现居台湾,是台湾诗人。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土。”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三、朗读感知:(朗读过程中播放音乐,创设情境。)
    老师强调: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 
1、自由读 
     请同学自由读 → 小组准备(读的时候,揣摩全诗感情基调,各小节的读法,句子的节奏和重音。) 
2、指导朗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